第0603章 戳活兒

何向東打小兒就開始學相聲、學曲藝、學戲曲,他都學了小半輩子了,也演出了小半輩子了。

他最開始學的就是最傳統的那種曲藝,老味道的東西,舊社會老先生唱的是什麽,他唱出來的也就是什麽。

但是現在曲藝沒落是事實,觀眾不喜歡也是事實。既然沒落了,既然觀眾不喜歡了,那這裏面必有原因所在。

觀眾是不可能會錯的,觀眾也永遠不會錯的,那錯的就只有藝人自身了,是藝人跟不上觀眾口味的變化,所唱出來的東西無法滿足現在觀眾的需求,才讓觀眾不愛聽曲藝了。

何向東很喜歡傳統的老玩藝兒,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是那種一成不變的迂腐人物。

他演出了這麽多年了,也唱了這麽多年了,他的嗓功還有技巧是無可挑剔的,在大部分場合也都能征服觀眾,但是他總覺得哪裏欠缺了點什麽,可總是也找不到那個點。

直到他收了陳軍這個徒弟,他也教陳軍去唱,陳軍唱出來東西也是老底子的味道,但是在觀眾面前卻吃不開,這時候何向東終於明白問題出在哪裏了。

他自身條件好,所以唱出來的東西觀眾都會很喜歡,可是整個曲藝行有幾個能有何向東這樣好的條件?

他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是如此啊。

所以從文工團退出之後的四年多時間裏面,何向東一直在潛心研究這些問題,通過他自身的滿腹能耐,再加上這麽多年的親身實踐,他終於成功改進了傳統曲藝的演唱方式。

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傳統曲藝味道的大前提下,何向東把吐字清晰嗓子清亮擺在了首位,其二就是節奏方面,何向東一改傳統曲藝那股子冗沉拖拉的節奏,在不影響板眼的情況下,把節奏加快了。

最後在某些的細節的處理上,他把曲藝變成更加有韻味一點,更加悅耳動聽,也更加能被觀眾所接受和喜歡。

在當初,江一生第一次在向文社聽見何向東唱大鼓的時候,他就覺得有點奇怪,說是大鼓味道不對,但是又分不清楚是哪裏不對,所以他還鼓動觀眾鬧了一回事。

原因也是出在這裏。

許多曲藝行人士都說現代人太浮躁了,聽不進去曲藝了,說是只要觀眾是真的沉下心來,認真聽曲藝,那還是會喜歡的。

這種理論,大謬也。

藝人怎麽可以去要求觀眾如何,你只有去適應觀眾,而不能讓觀眾適應你。觀眾浮躁了,你就得去適應浮躁的觀眾,你憑什麽要求觀眾沉下心來去聽你的東西啊。

曲藝行從業者相當一部分人都是抱著這樣的心態,都是指望著觀眾如何如何,卻不去想著自己做出改變,你說死不死?

還有許多藝人在呼籲觀眾要多看傳統曲藝,說是再不珍惜,這些傳統的老玩藝兒就要都沒了。

沒有這種話的,也沒有這個道理的。

藝術和藝人從來都是要為觀眾服務的,你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水平來滿足觀眾,哪有能指望觀眾主動關心傳統藝術的道理。

難道你唱的跟狗屎一樣,也要指望觀眾為了保護傳統而捏著鼻子花錢聽你那破玩意兒嗎?

這叫道德綁架。

曲藝行包括相聲行嚷著要改革,要順應時代潮流,口號喊了很多年了,但是成績卻是一點不見。

這裏面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之一必然有上述所說的東西。

復興一門傳統藝術,所需要的助力是多方面的,但歸根結底還是要看藝人自身的,要是藝人自身不給力,那就真的徒呼奈何了。

……

何向東唱罷之後,又和張秋生暢聊起來。經過這事兒之後,張秋生整個人明顯開朗了許多,狀態也更加放松了,段子手的本色也顯露了出來,很逗。

何向東自然就不必說了,和張秋生頻繁逗悶子,笑果不斷。

現場觀眾有好些人笑得肚子都疼了。

張秋生也在談話中展示了一下他作為歌手的能耐,何向東也露了幾手戲曲演員的基本功,交相輝映,煞是精彩,這也給這档節目增添了觀看深度。

現場觀眾的反饋非常良好。

趙導看的都有些激動起來了,他在電視圈打拼了很多年了,有著常人沒有的敏銳感。

這一期節目錄了一半了,他就已經對收視率相當看好了,這節目比起現在的娛樂節目確實要好上許多,全程都有許多逗樂的地方,但是又不是單純的在搞笑逗樂。

它還包含了許多曲藝和歌曲方面的知識,尤其是何向東展露出來的那些東西,既有曲藝的歷史沉澱味道,又有廣泛的普適性,還有非常好觀賞性。

真的是太棒了,說不得這档節目要收視口碑雙豐收啊。

趙導很開心,他心中也隱隱有期待,或許在半年內超越半日談真的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