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演員真可憐(第2/2頁)

得出結論,立刻召集人手,進行下一段……

……

演員一旦進入狀態,拍的就很快了……

2月底開機,3月中旬,黃博的戲份就快結束了。

他跟呂瀟然討論了一下《風聲》的劇本。

“我覺得劇本寫得不好!”

“……哪裏不好?”

“懸念揭開的太早,沒有一種解密的快感!”

“……咱這個是主旋律電影!”

《風聲》這個本子,有點類似與《無人生還》。

《無人生還》也叫影視創孤島模式,孤島模式本身就帶有著極強的戲劇張力。

具有封閉、孤立的特點,故事中的主人公們想要查明真兇,往往只能依靠推理。

隨著一個又一個人的莫名死亡,恐懼與猜疑情緒在孤島中蔓延,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逐漸被打破,既定的人際關系也將被重新審視。

為了生存下來,主人公們會向我們展示出人性中最為陰暗醜惡的一面,這往往也是他們最真實的一面。

然後,我們眼前的孤島便不再是‘孤島’,而成為了試煉人性的修羅場。

如果《風聲》是純粹的推理片,那很好辦,照著這個模式一點一點撥開迷霧……

可是,不行,所謂孤島模式,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故事中的每個人都不是絕對的好人,而且每個人都有成為真兇的可能。

所以在觀看故事時,盡管我們體味到了推理解謎的快感,卻無法對任何一個角色產生心理認同與情感投射。

《風聲》不一樣,它是主旋律電影!

它最激烈的沖突不是人性的碰撞,而是正邪的對立,並通過最後的邪不壓正,傳遞出它想要傳達的價值理念: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想達到這樣的目的,編劇就要盡快讓觀眾找到一個他所認同的正面角色,否則,觀眾的心理認同在影院裏將會處於懸置與真空的狀態,無法準確感應到電影主旨。

所以,距離電影結束還有至少四十分鐘,我們就知道了顧曉夢就是老鬼!

讓她在遭受敵人摧殘之前及時亮明身份,於是,我們掛念著她的命運,扼腕嘆息於她的殞滅,認同了她心中的信仰。

單純從劇本寫作結構來看,這是非常別扭的地方!

但卻是《風聲》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