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三章 流年(下)

此外翻遍史書,在隆慶六年下半年,就只有上仁聖皇太後、慈聖皇太後尊號,葬大行皇帝於大峪嶺幾件事情,其余一切都按部就班,與人們所預想的大相徑庭。

本來在朝野看來,新朝的大政方針既經發表,中樞人選也分別確定,沈閣老必然會銳意進取,想有一番作為,大家也做好了被蹂躪的準備。然而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年輕的首輔大人,似乎缺乏創造新場面的興趣,一切都遵循著原先的政策方針。

這不只是人們的猜測,甚至沈默本人也在不同場合數度表示說:‘仆代高閣老為首揆,一切只是人事的變動,不是政策的變動。’所以高拱時期的一切政策要繼續執行,最多只會根據實際情況微調。

在私下裏,他對身邊人解釋說,當初高閣老制定隆慶新政時,自己全程參與,可以說,自己所有的心血都浸在其中,所以雖然新鄭公去國,我還是要堅持執行下去。他的這一態度,也得到了朝野的贊同,因為由高拱主導的隆慶新政,雖然只有短短四年時間,但效果極好,他不為了凸顯存在感而折騰,本身就是老成沉穩的表現。

轉過年來,改元萬歷,正月庚子沈默以皇帝的名義宣布,在全國範圍推行條編之法,即所謂的一條鞭法,這項法令早就在許多地方施行,現在終於到了全國推廣的時間了。

而這一條鞭法,也寄托著沈默全部的希望,這是他為華夏打出個未來的一條希望之鞭!

※※※

沈默的靈魂來自五百年後,他知道甲申天變、華夏之殤,就在一個甲子之後。一種無可逃避的使命感,從一開始就壓在他的肩膀上,也就注定了他這一生滿心憂患,無心享樂。

為了不辜負上天的美意,他將個人的感情全都摒之腦後,只是為了不被擾亂心神,好全神貫注的應付官場的明槍暗箭;調查研究這個國家的方方面面;思考在如何在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為這個老大帝國找到一條枯木逢春的破局之路。

這是多麽的困難啊!就算有北山愚公的精神,沒有上帝相助,也是絕對無法成功的。

沈默就是在根本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在為大明苦苦尋找出路。他最先想到的辦法是殖民拓土,趁著歐洲殖民者還不夠強大,一舉拿下南洋,然後登陸澳大利亞。什麽土地兼並,什麽糧食問題,什麽貧富差距?一切問題都將不是問題,中華民族必然迎來第二次騰飛。

然而有兩個時代見識的沈默清楚,本朝的一切政策都是對內的。這是文官政府的必然,他們全部精力都用在防止叛亂,維持統治上,沒有開疆拓土的熱情。

沈默說不要緊,你們不做我來做。什麽西班牙、葡萄牙之類,一開始不就是幾個瘋子幾條船,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航海時代麽?憑我手裏的實力,比他們的起點,不知道強多少倍。而且我也沒打算到遠處去,就是把家門口的南洋拿下,再順勢搞定澳洲唄。西班牙想要跟我爭,可以,先繞過半個地球再說。至於葡萄牙,就從沒在亞洲建立過政權……他們采取的是用軍事據點控制航線的方法,固然對保護他們的商業利益事半功倍,但無法與主場作戰的大明帝國爭雄。

事實上,從一開始,葡萄牙人……即佛朗機人,就對大明朝保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所以在判斷清楚形勢後,從嘉靖三十七年起,沈默就開始籌謀南洋,如今十五年過去了,他終於用盡心機,從西班牙口中奪取了呂宋,又以平叛為借口,將中南半島歸附王化。看起來成績斐然,連隆慶皇帝都覺著自己可以笑對列祖列宗,但於沈默卻是苦澀多於喜悅。

誰都知道,土地再多,物產再豐饒沒有人願意去,還是一片飛地!而他面臨的,就是這樣的窘境。當他把呂宋並入版圖,給出了優越的條件,還專門派軍隊保護華人的利益,本以為國內那麽多過不下去的,想發財的百姓,應該會蜂擁而至。

然而理想越豐滿,現實就越骨感。嘉靖四十四年,呂宋歸附時,華人人口在五萬人,而隆慶六年的最新數據是三十萬。看起來增長了六倍,似乎是成績喜人。但稍一品嘖,便是滿嘴苦澀……要知道,這可是他主抓的樣板工程。沈默憋著一股勁兒,想要讓呂宋成為一個殖民標杆、一個華夏民族對外擴張的榜樣。

所以在對呂宋的扶植上,他可謂是盡心竭力,不僅給出最優厚的條件吸引人口,甚至不惜用私信的形式,要求那些封疆大吏幫自己完成移民。令人失望的是,平日裏無比恭順的各省督撫,對此事十分抵觸,以‘百姓故土難離、強遷恐生變故’為由,推諉阻塞,陽奉陰違。實在被逼無奈,便將監獄裏的囚犯歸攏歸攏,送去呂宋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