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2/3頁)

陳萬策嘆道:“佛魔二都督都是武人,不涉國政啊,而師兄你眼見要升首輔,自有人要叮這雞蛋縫。師兄別想多了,我們二人多年相交,同得老師教誨,怎會以這般手段相爭。可怕就怕,下面的人……”

薛雪臉色緩下來,搖頭道:“無妨的,這一責總免不了,倒是你。周寧案都不算什麽,若是這顧楊之爭,你還繼續站在前面,也怕下面人直指你的頸背,那時可難收拾了。”

輪到陳萬策變色了,薛雪這話是在揭他的老底。段宏時曾經評價說陳萬策有首輔之才,但很可惜,他當不了首輔。原因很簡單,他最早是滿清十四皇子的幕僚,出身不正。

如果是在十年前,這還不算什麽,舊清官員李朱綬和湯右曾前後任首輔,都還算得朝堂和國人之心,畢竟地方和朝堂的官員還多是舊清出身。但這已快是聖道二十年,國中官民主流即便不是生於英華,也受教於英華,跟有滿清官場履歷之人相比,像薛雪、程映德和楊俊禮等出身“純正”之人主政天下,自然更有人心優勢。

不管是善意還是惡意,薛雪的話都份外沉重,以惡意論,薛雪是在說,如果你陳萬策再跟我這一派作對下去,說不定會有人揭你老底,乃至汙蔑你跟滿清繼續有來往。你拷問我的私德,就別怪我拷問你的出身。

陳萬策深呼吸,再哈哈一笑:“下有李湯二相,上有陛下,萬策又怎會懼這般人言。”

這態度很是決絕,薛雪遺憾而又無奈地搖頭。

兩派頭目私下商議,依舊沒能在周寧案上取得一致,當然,更不必說顧楊之爭,現在都還沒到可以攤開來談的地步。

會議繼續舉行,爭論依舊不休,首輔又告病,也沒人最後拍板,最後只好議定,周寧案由次輔“請黃”,也就是次輔提寫意見,交皇帝批紅,次輔再依皇帝意見批黃。這是政事堂少有之舉,過去政事堂相爭不下,還有首輔拍板,即便首輔告病,次輔都能協調出意見,反正盡量不勞動皇帝。

接著就談顧楊案,周寧案都沒結論,更別說顧楊案,因此討論也只是讓兩方擺出意見,盡量讓爭論明朗化。

兩方意見相左得厲害,而根源則一直追溯到了計司。道理很簡單,掌握中央稅務乃至地方稅制的計司若是能在稅制上專門為武西直道設立一套方案,以緩沖中央和地方的利爭,顧楊之爭也就失了利益上的根基。

執掌計司二十年,已成一國大掌櫃的顧希夷搖頭道:“計司若專為武西直道開獨例,江南漕運怎麽辦?殖民公司怎麽辦?各行怎麽辦?這不是亂了套麽?”

顧希夷當然不願插手,他只需聽皇帝的,計司怎麽方便怎麽來,怎會為政事堂亂了已經順暢運作二十來年的程序,這程序也涉及到計司內部的利益,乃至影響到金融體系。

薛雪等人也很無奈,計司獨立於政事堂之外,財權不在手中,這也是顧楊之爭的一項關鍵原因。

眼見這事也不得不“請黃”,閣臣們大眼瞪小眼,都有沉重的無奈之感。之所以不輕易請黃,一來本就是政事堂要護住相權,二來皇帝定奪之後,若是事情還沒解決,那就得找替罪羊了。

正在此時,一人急急奔入,卻是政事堂東院參事,向眾閣臣一個環揖,呼呼喘氣道:“東、東院為河西慘案鬧開了!決議派人視事,汪瞎子領銜!”

大廳裏響起一陣抽涼氣聲,東院這幫家夥,還真是唯恐天下不亂!剛議定用“滿清密諜論”隔開他們,他們卻要主動殺過去。

“東院一動,必然鼓噪各家報紙,到時國中輿論怕是一片嘩然,這下如何是好?”

“顧楊之爭要擺在台面上,到時可就不是咱們君子之爭的路數了。”

“若讓東院在此事上發聲,之後豈不事事都受制?難道東院還想騎在政事堂頭上?”

閣臣們紛紛發言,惱怒東院恣意妄為的同時,也在尋求反制措施。

陳萬策主張趕緊推西院也去視事,東西兩院素來不合,武西直道關系著幾家大基建商的利益,西院也有立場跟東院打擂台。

薛雪冷笑道:“侍中是要丟開朝堂一體的立場麽?那這滿清密諜論……”

原本兩派已有默契,守住滿清密諜論,是不願此事升級到民人與官府之爭。現在陳萬策要讓西院出馬,已經突破了這個界限,薛雪自然有心掀了桌子。

陳萬策沉聲道:“不必政事堂說話,西院也是要動的,此時政事堂更要一體。”

薛雪咬牙,目光一轉,忽有定計:“政事堂也派員專查此案吧,陛下正在長沙,為方便聯絡,也請中廷遣人隨視。”

眾人一怔,旋即都明白過來,個個苦笑,卻也沒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