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最後一批來客(第2/10頁)

然而,到了第九個年頭,眼看大功就要告成,鄭國的來歷突然被人揭發出來,原來秦國的首席水利工程經理竟然是韓國的間諜。這一間諜門事件驚動了秦國朝野,這個時候秦國正在對外客過敏,呂不韋帶給秦國的傷害還沒有消解,這裏又突然跑出了鄭國。秦王對外籍大臣的厭惡再也無法遏制了。秦王的氣質具有爆發性,他的原則是要麽不做,要麽做絕,於是一條命令從天而降——逐一切外客!

所有的外籍大臣都震驚啦,但是他們知道秦王的命令不可違背,如果以前他們還對這一觀點抱有懷疑的話,經過嫪毐、呂不韋事件之後,沒有人再敢懷疑。於是所有外客,無論他們在這之前是前程似錦還是前途渺茫,是在奮力拼搏還是在暗待時機,對不起,請就此打住,因為秦王讓你們走。客籍官員只要收拾起行囊,依依不舍地踏上東去之路,鹹陽城外擺起了長龍。

海納百川的秦國精神就此消失了麽?各國人才的大熔爐從此熄火了麽?欲知詳情,請看下節——李斯。

【2、李斯】

面對厄運的突然降臨,人們的第一反應是逃避,可秦國的法制嚴格而精細,沒有人能躲得過戶籍審查。人們的第二反應是抗爭,可是這種行為的風險系數更大,秦王的顯露的幾手鐵腕依然讓他們心有余悸,因抗命而倒斃闕下的二十七名大臣便是明證,最後他們只好選擇認命。

當所有人都無能為力的時候,正是英雄好漢大顯身手的時機,只有口袋癱癟下去的時候,放在裏面的錐子才能脫穎而出;只有人氣低迷,交易萎縮的時候,才是炒股高手大顯伸手的時候。在被驅逐的官員當中,無論從那方面講李斯都能算得上是精英,他的出身、他的學識、他的才幹、他的志向、他目前的地位都是同行人中的佼佼者。因此李斯認為自己有必要改變秦王的想法,為自己,也為了與他同命相連的人。

李斯的奮鬥經歷頗具傳奇色彩,據說他從政的靈感來源於兩只老鼠。從這方面講他與迪茲尼的經歷倒有幾分相似,不過迪茲尼從老鼠身上得到的是藝術形象,而李斯從老鼠身上看到的是“心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人生哲學。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年輕的時候,李斯在楚國的上蔡當一名小小的公務員,他娶了媳婦,生了兒子,有穩定的收入和工作,日復一日過著單調而重復的生活。這樣的生存環境對庸人而言勝似天堂,他們經常用“平平淡淡就是真”進行自我安慰。可是李斯是一匹還不為外人所知的千裏馬、而且是黑色的。他從生活中享受不到幸福,這裏只有漫漫的無聊抽絲剝繭般消磨著青春,只有無盡的空虛無時無刻腐蝕著生命。想起外面的戰天鬥地的世界,李斯內心就泛起一陣狂熱,但所能做的不過是急匆匆地原地繞圈,手足無措地四處抓狂,沒有人的時候大概也會學兩聲狼叫。可是周圍的環境無聲地提醒他,喂,老兄,這裏是上蔡!頓時,李斯就像泄了氣的皮球。

有一天,李斯去廁所大便,當他蹲在茅坑上發呆的時候,忽然聽見茅坑下面瑟瑟作響。李斯低頭一看,只見茅坑裏面有兩只肮臟的老鼠在搞活動,它們的神情既緊張又興奮,興奮是由於天上掉“餡餅”,緊張是擔心餡餅砸到身上。兩只老鼠的滑稽形象刺激了正在發呆的李斯,他想起了它們在公家倉庫裏的同類,那裏的老鼠從不為食物發愁,居住的環境也非常衛生。

李斯同學想來喜歡思考一些人生哲理。倉庫裏的老鼠食人之所食,而廁所裏的老鼠卻食人之所瀉,同在一個種族為什麽處於食物鏈的上下兩層呢?這個生物學上的特殊現象引起了李斯的好奇心。細想之下,李斯明白了這一切都是環境惹得禍。進而李斯又將這一生物學現象推廣到社會學領域,環境能影響老鼠的價值取向,當然也能夠影響人的價值取向。得出這個結論後,李斯起了一身雞皮疙瘩,茅坑裏的兩只小老鼠深深地烙在他的腦海,永久性地成為鞭笞他努力向前的反面教材。在以後無數的艱難時刻,李斯一想到當年茅坑中的兩只小老鼠,便不敢松懈。

而眼下李斯要做的是辭職。在親朋好友,同事族人異樣的目光下,李斯堅決地推掉了工作,而後打點盤纏,走上了周遊之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斯對自己的能力和潛力深信不疑,但他也知道自己目前也還只是一塊未經打磨的寶玉。因而李斯沒有直接去遊說諸侯,而是先去拜訪名師,準備進行系統、正規地學習。

無須遠行,在楚國的蘭陵郡就有一位名師,荀子是也。說起荀子,他可是大有來頭。荀子早年遊學於齊國,在文化聖地“稷下”之宮混得很是不錯,曾經三次擔任“祭酒”一職,相當於現在的學會主席。後來又四處遊走,到過趙國和秦國,在秦國荀子還見到了秦昭王,並給予秦國高度評價。在趙國,荀子曾經於楚國臨武君在趙孝成王面前談論軍事思想。春申君在楚國當政之後,荀子又在春申君的支持下在蘭陵為令。春申君失勢之後,荀子退出政壇,專心教學,教學基地就設在蘭陵,就是李斯想要去的地方。在思想上,荀子既屬於儒家又屬於法家,他強調禮教的作用,但又認為人性本惡。現今流傳最廣的是他的教育思想,一篇膾炙人口的《勸學篇》不知教育了多少中國人。其中“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等名句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語言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