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北伐(九)(第2/2頁)

在臨清正北,雷虎率領著十四軍的部隊此時已經進入了戰鬥。雷虎此時手下並沒有騎兵,韋昌榮分出來的一千人與兩千多撚軍負責佯攻臨清城南,雷虎帶著第十四軍佯攻臨清城北。雷虎的敵人乃是一支純騎兵部隊,這支部隊突然出現在雷虎外圍,大有想發動突然襲擊的意思。

由於在長沙城下吃過苦頭,雷虎的部隊進行了針對敵人騎兵突襲的戰鬥訓練。盡管在外圍偵查部隊的兄弟們有些損失,然而雷虎在敵人逼近的時候已經有了準備。看到敵人不過千余,雷虎也是兇性大發,他親自帶領了三個最精銳的旅,以空心方陣的模式,向著敵人的騎兵迎了上去。

一千五百步兵毫無懼色的向著騎兵發動進攻,這舉動無疑嚇住了雷虎對面的滿清騎兵,只見騎兵隊伍如同潮水般撤了下去。

不過這就是那麽一瞬而已,這夥騎兵看來並沒有放過雷虎的意思。跑出去不到200米的距離之後,騎兵分為左右兩隊竟然轉而繼續向雷虎帶領的突前部隊左右而來。

“不許放槍!讓他們盡可能的靠近了再說!”雷虎迅速下了命令。部隊的行進速度只是稍微減緩了一些而已,空心方陣最外圍是兩層長槍兵,他們此時正在以共同的行進步點向著前面行軍。清軍的部隊雖然作勢向太平軍的左右兩邊沖來,但是部隊沒有得到任何停止行動的命令。雖然心裏面也是極為惴惴,但是整個部隊依舊在保持著行軍的狀態。

而清軍騎兵很明顯沒有沖過來的意思,他們的馬匹上張弓搭箭,對著太平軍的空心方陣射出一陣箭雨。然而騎兵距離太平軍的方陣太遠了,一輪弓箭竟然沒能射中太平軍的戰士。

“繼續前進,快點占據道路!”雷虎催促道。這命令很快傳達到了基層,隨著口令,部隊進入了小跑的狀態。在前方不到300米的地方就是道路,一旦占據了這裏,步兵們的行動優勢就會增強,而騎兵若是完全失去了對道路的控制,就只能在田野中“馳騁”。盡管這年頭的官道並不平坦,但是與田野一比,官道好出去太多。

清軍騎兵很快就整頓好了隊形,第二次向著雷虎的部隊左右包抄而來。清軍的騎兵們手裏頭揮舞著馬刀,高聲吆喝著,氣勢洶洶的沖了過來。雷虎聽不明白他們到底在吆喝什麽,實際上因為距離的原因他也基本聽不到清軍的吆喝。

雷虎眉毛緊皺,心中激烈的鬥爭著。作為部隊的指揮官,雷虎承擔著完全不同的沉重壓力。他要向全軍下達命令,而訓練有素的部隊也會服從他的命令。即便是清軍騎兵直奔太平軍而來,大家依舊在快速行軍。現在雷虎就得做出判斷,清軍騎兵這次沖鋒到底是玩真的,還是像上次一樣做做樣子而已。

在韋澤的部隊中,雷虎的部隊是唯一一支在清軍騎兵手下吃過苦頭的部隊,雷虎知道步兵在沒有充分防備準備的時候被騎兵殺進隊列,會有一個什麽樣的結果。

身為軍帥,雷虎當然通過了文化考試,他對“慣性”這個詞能讀能寫,也在實踐中理解了這點。騎兵質量大,想停止運動,需要一定時間。理論上,這點時間能夠讓部隊做出迅速反應的。不過那得是數量很少的步兵,而不是一千五百排著非常密集的隊伍前進的部隊。

讓一千五百人的部隊停下來是要花費大量訓練時間的,這其中的艱苦只有親自參與過訓練以及指揮的人才能體會到。就以停止運動為例,在各個部隊靠的很緊的時候,若是命令發布的不對頭,其直接結果很可能就是前隊停下,後隊沒有停下,然後一群人如同翻倒了葫蘆架般摔得滿地都是。

空心方陣可不是想停下來就能停下來,論“慣性”,空心方陣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騎兵部隊更難控制。

雷虎瞪著清軍騎兵的模樣,遠遠看著他們的樣子,雷虎下了決心,“不要停,趕到路口之後再停下來!”

清軍這次的行動又被雷虎判斷對了,他們沖到距離空心方陣很近的地方之後,還是撥轉馬頭撤退了。雷虎長長的松了口氣,最大的危機已經渡過,接下來就由雷虎占據了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