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投身與投機(十三)(第3/4頁)

沈心說的實在,羅大綱也不再調侃,他正色說道:“外面的艇軍兄弟麽,手上都不是很幹凈。不過我等兵力不足,近期內也沒辦法把他們給剿滅了。既然不能剿滅,那就只能把他們收到我們軍中,嚴加管教。至於那胡有祿和吳鳳麽,若是他們從此逃出梧州境內,我們暫時也管不了他們。不過他們若是再敢到梧州這邊來,那不用講,我們必須把他們給鏟除了才行!”

確定了未來的方向,兩人就與城南的光復會會員一起開了個會,商談了一下策略。此時策略也沒太多的選擇,也就是冒一次險,讓其他民團的人要麽回家躲起來,要麽到城外等待改編。城南抽出一支部隊對圍攻梧州知府衙門的民團實施攻擊,城南部隊與駐守知府衙門的部隊匯合之後,對城內的敵人實施圍剿。

確定了方略之後,除了輪流防守的部隊裏面守夜的之外。其他部隊統統和衣而睡。等待著天明。

四大民團頭子們可沒有光復軍這種軍事體制,光復軍有可靠的指揮體系,有久經考驗的參謀體系,能夠根據最新情況調整部屬,制定與修改戰略戰術。民團頭子們沒有這樣的組織,更沒有光復軍這樣可以互相信任,並且勇於承擔起自己職責的戰友。從出發點上,民團頭子最優先考慮的就是自己的利益,既然他們以自己的利益為核心制定作戰計劃,那麽從指揮,聯絡等等在內的各種事務,都必須由民團頭子自己負責。

畢竟這個世界是很公平的,沒有共同的利益,就沒有共同的凝聚力,更沒有共同的信賴可言。光復軍可以因為某支部隊有私心,作戰不力而對指揮官解職,處罰,甚至徹底裁掉某支完全不可靠的部隊。可民團的每一支部隊都是民團頭子自己拿錢喂養的,這些部隊作戰不給力,固然是民團的損失。但是失去了任何部隊,都意味著以前的投資再也回不了本錢,那可是更大的損失。

所以梧州最大的民團頭子李壽昌把手下叫來一通怒罵,可罵完了也就完了。李壽昌對自己的手下也是無能為力的。攆走了這幫手下,李壽昌頹然坐在椅子裏面,整個人都陷入了無法形容的恐懼之中。

身為民團出身的李壽昌很理解火炮的作用,艇軍每次圍攻梧州城,動輒都是數萬人馬,卻沒有任何一次能夠成功。當城頭火炮向密密麻麻向城墻靠近的艇軍和光復會人員猛烈開火的時候,這些人立刻就如同海潮般退下去。在李壽昌的戰鬥設想的基本條件中,城頭的火炮完全能用,民團、官軍聯起手來,把火炮運下城,向著光復軍把守的陣地猛烈開火。所以他輕松奪下城墻的時候是非常開心的。

現實的殘酷卻給李壽昌上了一課,李壽昌完全沒想到光復軍居然能夠硬起心腸把昂貴的火炮都給廢了,這得是什麽樣的家夥才能有如此驚世駭俗的想法呢?沒了火炮,李壽昌計劃中最大的支撐點就此廢了。官軍本來就沒多少戰鬥力,他們被遣散的時候也沒有攜帶武器,指望這幫人拎著冷兵器和光復軍拼命,那是想都不用想的。至於民團自己的戰鬥力,李壽昌更加清楚。他們一直就沒有接受過攻城戰的訓練,只有相當豐富的守城經驗。此時能夠靠得住的只有民團,而且還不是小股部隊。必須是民團自己組成的大部隊,對光復軍的陣地發動猛烈進攻,這才有獲勝的可能。

在繳獲的火炮不能使用之後,現實又給李壽昌上了第二課,光復軍擁有令人驚恐的戰鬥力。進攻梧州知府衙門的三四百人頃刻間就死的死,傷的傷。見識到了這地獄般場面的民團部隊,軍心全面動搖。不少人嚇得跑回家,關上門,再也不肯出頭。

不得以,李壽昌敲響了梧州每次防禦艇軍時候的大鐘,召喚梧州民眾出來。現實第三次讓李壽昌體會到了殘酷性,梧州民眾在保衛家園的時候的確表現出了傑出的勇氣。每次都紛紛出來響應號召,把敵人擋在梧州城外。歷史上梧州從1851年開始就在經受連續不斷的進攻,直到1857年才被攻破。那時候有五萬人口的梧州城百姓全面抵抗,被殺了將近三萬人。

聽從李壽昌的召喚,為李壽昌等民團頭子賣命,與保衛家園相比,其間的差距大概得有地球到月球那麽遙遠。梧州民眾對光復軍自然是心存疑慮,卻遠沒有到要和光復軍同歸於盡的地步。他們一點都不認為自己有任何理由要站出來。

結果李壽昌不僅沒能召集到新的部隊,更是連自己的部隊都跑了大半。到了此時,李壽昌只覺得萬念俱灰,他只希望夜色能夠無止盡的維持下去,如果明天的太陽永遠不升起就好了。

就在此時,有人稟報,三位民團頭子一起前來見李壽昌。李壽昌本不想見,但是想想看,大家在一起也算是能有個照應。哪怕是注定失敗,有人陪著總是有點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