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吸血(九)(第2/2頁)

這話一出,江忠源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曾國藩也微微點頭,表示對李鴻章的看法非常贊賞。江忠源與曾國藩都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所以他們看到的都是他們自己到底做了什麽,付出了什麽準備。所以認為只要簡單的復制這種付出,就能成功。

李鴻章則是從撚軍,從整體的勝利角度來看,那高度立馬提升了一截。在撚軍的想法中,他們此時風頭正,此乃天時,渦陽乃是他們的老巢,這是地利。至於渦陽的百姓麽,定然是會堅定的支持這支打回老家的子弟兵,此為人和。

而現實中,湘軍與淮軍準備停當,以逸待勞,這是天時。渦陽圍子提供了大量支撐湘軍淮軍作戰的據點,這是地利。殺光了渦陽百姓,建成了湘軍主導的保甲制度,這是人和。撚軍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若是不失敗才是怪事。

講完了這些之後,李鴻章提出了自己這些天來的想法,“老師,若是你沒能當上河南巡撫,我這法子還施展不開,可既然老師當上了河南巡撫,就有了能在河南與淮北聚殲撚匪的機會。”

曾國藩知道自己的弟子李鴻章性格有些輕浮,卻是個極聰明的人。看李鴻章如此有自信,曾國藩示意李鴻章說下去。李鴻章眼睛發亮,大聲說道:“修建圍子,保甲制度固然得大力推行,可對付撚匪還是得以‘讓出險僻之地,一鼓圍殲’的法子。撚匪自以為能跑,我們就讓出些不產糧的地方讓他們占領。撚匪沒見識,自然覺得奪了縣城之後,周圍都是窮人,容易受他們鼓動,拉起更多兵馬。可那恰恰是他們的死地。只要撚匪在險僻之地匯集,官軍直接圍過去就行。再也不用追著撚匪跑。”

曾國藩與江忠源都打了這麽多年仗,李鴻章的看法立刻得到了兩人的贊同。一旦撚軍真的集結在險僻之地,天時地利人和,根本沒有一樣站在他們那邊。撚軍讓官軍最頭痛的是他們流動作戰,官軍經常會被撚軍利用機動能力殺個回馬槍。不久前的戰例證明,沒有了機動能力優勢的撚軍,湘軍與淮軍可一點都不怕他們。

“如此甚好!”曾國藩說道。

江忠源也贊道:“真是名師出高徒!”

曾國藩一路鞍馬勞頓,此時得到了辦法,解了心中重擔,他就去休息了。江忠源心中郁悶,就把李鴻章並沒聽到的有關京城的消息給李鴻章講了。李鴻章的神色越來越凝重,最後木然坐在那裏。

江忠源為人俠義,從不是一個愛抱怨的人。只是到了此時他也忍不住了,“京官逃散,八旗京營出兵時推三阻四。半壁江山不保,逆賊都禍害到了京城之下。這……這簡直是……”

正因為性格俠義,所以江忠源硬生生把“亡國之相”四個字咽回肚子裏頭。可這番努力也讓江忠源憋了口氣在胸口,剩下來的話竟然說不出。

“這就是亡國之相吧。”李鴻章倒是把這層窗戶紙給捅破了。

江忠源恨恨的低下頭,不願意就此再多說什麽。可李鴻章卻沒有停下,他說道:“江公,我們派一支部隊過了淮河試探一下光復軍的虛實可好?”

“你也這麽想?”江忠源有些驚訝的問道。李鴻章這個人比較滑頭,江忠源對此深有體會。曾國藩那樣堅持己見。把定好的方略執行到底。例如曾國藩在渦陽屠戮地方百姓,江忠源其實也很是不以為然,可真遇到撚軍試圖殺回渦陽老家,曾國藩之前的準備就顯出了威力。滑頭的李鴻章卻不會像他老師曾國藩,李鴻章是那種總是會想辦法盡可能收集到更全面的資料,找到一條相對輕松的道路的家夥。當下的危急已經是迫在眉睫,江忠源已經弄明白若是不能擊敗光復軍,滿清朝廷只有死路一條。現在唯一可能就是確定光復軍的水準,若是光復軍現在不堪一擊,至少是淮軍能夠對付的,那以後朝廷才有希望。不然的話,就只能等光復軍如同太平軍一樣自己鬧天京之變了。

“江公,若是不打一下,我實在是不甘心。既然光復軍此時準備坐山觀虎鬥,我們即便打過去,想來他們也不會一定要打過淮河。要是打過淮河,他們早就打過來了。所以我覺得打一下試試看,還是能行的。”李鴻章先把最後的算計拿了出來。

聽了李鴻章的分析,江忠源咬了咬牙,“好!就先打一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