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狼來了(十三)(第2/2頁)

此時距離最後一次鄭和下西洋已經過去了445年,445年前,鄭和艦隊第七次下西洋。445年後,中國再次以東亞霸主的身份進入印度洋,這種自豪感當然是無與倫比的。

然而看著新加坡要塞上隱約可見的巨炮炮口,站在梧州號船舷內側的鄧世昌還是覺得一陣不舒服。這是軍人看到威脅時候的本能反應。

經歷了三場與英國大艦隊的戰鬥之後,鄧世昌也已經是海戰的老手。特別是第三次海戰的時候,聽到英國海軍艦炮的轟鳴,鄧世昌只覺得身體忍不住有些繃緊,心臟也仿佛是被什麽給攥住一樣的難受。看著新加坡要塞上的炮口,鄧世昌清晰的回想起了自己當時對死亡的恐懼。這種恐懼在頭幾次的戰鬥中並非不存在,而是被各種興奮掩蓋起來,讓鄧世昌暫時感覺不到而已。

當梧州號的甲板被英國炮彈擊穿之後,在海戰中感到極其亢奮的鄧世昌再次感到了這種對死亡的恐懼。不過只是一瞬間,這種恐懼就被憤怒吞沒了。中國軍艦的炮彈無法擊穿英國鐵甲艦的裝甲,這是一直籠罩在海軍官兵心中的沉重壓力。當中國軍艦的裝甲已經無法防禦敵人火炮的現在,除了猛烈還擊之外,還能有別的選擇麽?

在艦長也做出靠近英軍軍艦的命令之前,鄧世昌已經下令所有炮位集中射擊英國軍艦的主炮位置。在戰鬥結束之後,鄧世昌因為當機立斷的指揮等到了一枚二級金星勛章。

但是在得知中英和談,英國艦隊撤出新加坡的消息,鄧世昌也如同其他戰友一樣狂喜,用脫下軍帽奮力扔上高空的行動表達著自己的歡極度興奮。戰爭結束了,和平降臨了。經歷過死亡考驗的軍人們終於卸下了心中的重壓。

軍艦很快就通過了新加坡炮台的位置,那些炮口也消失在軍艦後方。在航道的左側就是中國的國土,鄧世昌是真心的希望和平從此降臨,軍人們以後就可以在和平的陽光下繼續生活。

赤道附近明媚的春日陽光溫暖的照耀著馬六甲海峽的海面,要不了太久,中國艦隊就能駛入印度洋溫暖的海水之中。

同樣是4月4日的春日陽光下,蝦夷共和國的領土北海道只是積雪剛剛融化。在有些地方,還有些殘留的積雪。雪水滋潤的肥沃土地上就會開始新一年的耕種,冬小麥熬過了漫長的冬季,吸吮著雪水開始茁壯成長。

蝦夷共和國所在北海道中部是山區,在沿海地區則是大片的平原。特別是東部地帶,更是沃野百裏。這裏是北海道最精華的農業區。在冬天的時候,北海道北部與東部海面有大量浮冰,木質船只在這裏航行很容易遇到危險。進入4月,浮冰大部分都已經融化,除非是故意撞上去,殘存的那點浮冰對航行已經沒有威脅。

鐵甲艦的完全無視那點浮冰,向著東邊的海岸行駛。跟在鐵甲艦後面的是很多百十噸的船只。鐵甲艦停在吃水較深的位置停下來之後,小船仍舊向前,靠近海岸之後,這些船才停下。從船上放下了小艇,明治政府軍的軍隊乘坐著小艇繼續向前,直到在海灘上登陸。大大小小的船只往來於運兵船與平坦的海岸之間,把部隊與裝備運上海岸。

已經登陸的明治政府軍也沒有在岸邊傻呆著,他們開始向平原內部前進。最先頭的部隊也沖進了附近的幾個村子,村子裏面的村民差不多跑光了,但是還有些認為可以躲過去的村民沒有走。明治政府軍把這些村民拖到村口,也不管他們的哀求,將村民就地殺死在村口的地頭上。

血水流入了麥田,浸潤著土地。麥苗並不在乎養分是從哪裏來的,只要有了營養,它們就會去吸收,會將其化為自己成長的基礎。

4月4日,荷蘭大使拜見了英國外交部,大使鄭重地說道:“我們荷蘭已經正式向中國宣戰,請讓我們荷蘭與英國共同作戰吧。”

英國外交部長聽到這話之後並沒有絲毫的興奮,他用一種審視的目光打量著荷蘭大使。英國已經決定放棄荷蘭,在建造出能與中國海軍匹敵的軍艦之前,至少是對現有軍艦進行現代化改造之前,英國不會選擇再與中國作戰。

所以英國外交部長非常婉轉地說道:“我們大英帝國會盡我們的力量來解決荷屬東印度的防禦。”這話看似是在對荷蘭保持支持,實際上是清楚明白的告訴荷蘭大使,“你們別來給我們添亂!”

荷蘭外長當然能聽出其中的含義,他悲憤的對英國外長說道:“哪怕只有我們荷蘭一個國家,我們也會與中國人戰鬥到底!”

中英之間的暫時休戰並不等於世界就此和平,仇恨與殺戮在這個旋轉不停的地球上依舊不斷發生著,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