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廢的北伐

孫中山在決定北伐前,還是很誠心地對陳炯明說:你出來做北伐總司令吧,咱們一起成就革命大業。

陳炯明卻心想:總司令我愛做,但北伐總司令就算了。於是拒絕了孫大總統的美意。

你陳炯明不參加,我孫中山難道就不能北伐了嗎?孫中山仔細籌算了一下:粵軍我能拉出一部分帶走,再讓李烈鈞把他麾下以朱培德為首的滇軍帶過來,兵力也就差不多了。

想想也是,當年孫中山僅靠幾十人的會黨就敢反抗清政府,現在他人馬過萬,戰將眾多,還有什麽不敢做的?

補充一句,孫中山心中能帶走的那部分粵軍,主要是指粵軍許崇智麾下的第二軍以及粵軍精銳中的精銳——第一軍第一師,師長是鄧鏗,他手下的軍官大都是保定軍校的高材生,綜合質素相當不錯,猛人奇多。看看從第一師走出來的這些名字:李濟深、薛嶽、張發奎、葉挺、鄧演達、蔣光鼎、蔡廷鍇、陳可鈺、陳銘樞、陳濟棠,哪一個不是日後縱橫一方的大牛人?

1922年3月15日,孫中山在桂林誓師,以李烈鈞為北伐總司令,許崇智為前敵總指揮,取道湖南,進兵北伐。

就在北伐部隊快開到廣西湖南交界處的時候,湖南“國王”趙恒惕派人給孫中山帶來一句話:湖南人民需要休息,湖南中立,是不會給北伐軍借道的,你們繞道吧,否則武力相見。

孫中山暫時不打算多樹敵,於是入湘計劃告吹,他決定改道江西北伐。

沒想到,隊伍剛剛走到廣西藤縣,就遇到陳炯明的部下架著機槍阻攔隊伍北上。

同時,廣州也傳來一個不好的消息:繼一年前的朱執信犧牲後(死於桂系之手),孫中山的另一名得力幹將——在後方為北伐軍提供後勤支援的鄧鏗被刺殺(幕後主使不詳,但陳炯明嫌疑最大)。

情形如此不利,孫中山不得不暫停北伐事業。

孫中山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給陳炯明下達了最後通牒:

一、參加北伐。

二、籌措五百萬元的軍費。

這不是商量,是命令!如果能做到,既往不咎。

陳炯明拒絕接受,說自己更願意退休回家種地,伺候老母。他說到做到,迅即辭職。

不過這家夥特不地道,他在離職滾蛋時,讓親信葉舉將所有駐紮在廣西的部隊撤回了廣東,將了孫中山一軍,孫中山哪有富余的部隊去防守這些空出來的地盤!

陳炯明這番只圖自己痛快、損人不利己的行為,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曾經的桂系借此良機在廣西死灰復燃,尤其是李宗仁、白崇禧和黃紹竑這個黃金三人組,“殘仔明”的自殘行為給了他們茁壯成長的空間和土壤。

孫中山雖然很生氣,但還是厚道地讓陳炯明平安地回到了老家。此事也提醒了孫中山,北伐沒有他想的那麽容易。孫中山漸漸地冷靜下來,隨後召集眾人開會,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

此時北伐軍內部有兩種意見:一是繼續繞道北伐,避免各種沖突。二是暫緩北伐,幹掉“陳家軍”,清除內患。

蔣介石就是持第二種意見的代表人物。

可孫中山有些猶豫不決:陳炯明好歹也是一個革命同志,就算是不太聽話,良心也不至於壞到造反破壞革命吧。退一萬步講,即使他有反心,在他沒有采取實際行動的時候,我還是不忍心下手的,畢竟大家共事一場,況且我一向以德服人,說不定哪天陳炯明被感動了,浪子回頭呢(競存叛跡未彰,在桂粵軍數年奮鬥,猶欲保存……給以殊恩,當能感奮)?

這話真把蔣介石氣壞了。當然了,他這次如此生氣是有理由的。原來,含辛茹苦把他一手拉扯成人、在亂世中跟他相依為命的母親半年前去世了,按照習俗他不能出來工作,必須在家守孝。可他為了北伐,毅然放棄了小孝道來盡革命大義,沒想到卻落得這麽個結果。

孫總統既然不聽我的意見,北伐必敗,我又何必蹚這渾水?蔣介石盛怒之下,賭氣回到浙江。算起來也不知道這是蔣介石的第幾次離職出走了。

蔣介石的脾氣著實不小,要擱在如今,若有人動不動就撂挑子,估計不但會被炒魷魚,而且還會上獵頭們的黑名單。但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蔣介石的意見非常正確,陳炯明確實必反。

就在孫中山對於是否北伐猶豫不決之際,他的盟友們已經開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