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中(三)(第2/4頁)

他回到孟州,官船靠近南關河碼頭時,看到蒙軍當年於孟州東南與武陟之間運土填出來截斷禹河的大壩上,已經布滿軍民。

在大壩逼近南岸的一側,看到數百甲卒已經用拒馬、鹿角等障礙物搭起一道簡易防壘,防壘之後數百兵卒簇擁盾弩峙守,防範南岸的敵軍進入大壩。

而在大壩以西的水面上,還停泊著數艘戰船,共同對南岸大堤的東梁軍形成封鎖。

而在防壘的北側,已經挖開一道巨大缺口,數千精壯民夫仿佛蟻群一般,正不斷將挖出來的泥土運回北岸。

目前缺口挖開已經兩丈余深,而禹河汛期還沒有到來,禹河的水位距離目前挖開的缺口底部還有丈余。

當年蒙軍強征數萬民夫挖土堆壩,截斷禹河,之後每年都會征調民夫加固,才形成今日這座與兩岸大堤平齊,頂部壩寬就超過十二丈的大壩。

短時間內,孟州僅僅是運用三五千精壯民夫,是絕不可能將大壩完全挖開的,但在禹河汛期來臨之後,還是能通過缺口,將一部分從禹河上遊而來的洪水導入故道。

當然了,看到碼頭上停靠有一艘新造的挖泥船,安吉祥心想待伊闕水營大寨造出更多專用的挖泥船,挖開大壩的速度興許能更快一些。

安吉祥回到孟州,想要清閑,卻不得清閑。

太和七年,大梁軍政之重心,都放在西翼收復關中的戰事之上,東翼、北線主要是建設、鞏固現有的防線。

即便與孟州相鄰的懷州,諸縣防兵加起來僅有四五千人,但韓謙也明確要求孟州不需要急於對懷州用兵,前期將主要精力用在軍政事務整頓上。

當初為了能令蜀兵在孟州安心紮根,烏素大石從澤潞等地強征數萬未婚或寡居的婦女,驅逐到孟州來,與蜀兵婚配生兒育女,在孟州、河清等地共編四萬軍戶,並驅使之開墾耕種。

雖然孟州編有四萬軍戶,但跟楚蜀或東梁及蒙兀在河朔、燕雲所編的軍戶,有一個很大的區別。

那就是楚蜀等國的軍戶(兵戶),每一戶差不多有兩三名成年丁壯,通常每戶每年僅需要派出一名丁壯履行四到六個月的兵役,是為正丁,其他丁壯則為余丁,正常情況下是不需要服兵役的,只需要在農閑時參與操訓。

也就是說,即便是戰爭期間,兵戶正丁的兵役有可能會無限期延長下去,但兵戶至少還能保證有一到兩名青壯勞動力維持耕作。

孟州所編的軍戶,每戶僅有一名丁壯,都還編入軍中,所生育的兒女還極為幼小,田間耕作都由強擄婚配的婦女承擔,其生活之艱苦可想而知。

勞累或饑餓致死,每年都要有上千人之多。

除了遠離故鄉,這也是孟州軍戰鬥力始終差強人意的一個主要根源。

現在最為迫切的,卻不是清丈田畝推行新的稅制,接管地方上的政事,而是要將四萬軍戶都改為民戶,並將大部分萬守軍裁撤下去,盡可能彌補農耕所需要的勞動力,讓他們得到真正的休養生息。

而作為對歸義將卒的獎賞,即便這次裁撤下去的將卒,也將一次性配給十五畝地的水旱田以及一些必要的救濟物資。

對那些退出現役的武官將領,配田則增加到三十畝,有文化底子還推薦參加府縣組織的吏考,任職府縣或鄉司。

甚至有人十分懷念故土,欲歸蜀地與家人團聚,洛陽目前正派人前往成都府談判,只要蜀主王邕答應接收,這邊會發給路費盤纏,助其歸鄉。

當然,考慮到蜀國對大梁的戒心漸盛,蜀主王邕即便願意接受一部分蜀兵歸鄉,名額估計也相當有限。

安吉祥猜測,差不多在蜀主王邕奪位後還繼續掌握一定權勢的世家宗族,才會想辦法,也才會有辦法將流落在外這麽多年的子弟接納回來。

底層寒民及普通軍戶出身的將卒,從來都只有隨波逐流的命運,也許留在孟州安家紮根,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孟州這邊最終會擇驍勇精壯,保留三支整編步戰旅的募卒編制,負責地方上的防守,序列編入滎陽行營軍。

趙孟吉以孟州府知府事、都指揮使以及滎陽行營軍副都統制留守孟州,在軍事防備接受滎陽府制置府、滎陽行營都統制韓東虎的節制……

韓謙除了用兵伐謀,未遇敵手外,這些年能接納溫氏、李氏,對榮陽一役中擅殺婦孺的梁國舊將陳昆進行嚴懲,對厚待俘兵,梁國舊將也能較好的融入舊棠邑軍體系,並得到重任,對梁州問題的解決也極有耐心,甚至大膽用李知誥、柴建作為西翼進攻關中的主將,甚至用朱裕之子領兵,體現出一位雄主真正具有的胸裕與氣度。

而這些恰恰是趙孟吉最終放下戒心的根本。

安吉祥不清楚孟州歸附大梁,會對東梁軍及蒙軍造成多大的驚憂,但想必消息傳到鳳翔,對王孝先及其部將的沖擊,定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