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不一樣的結局

上午看到了德國新式直升機投入使用,說服了梅賽德斯生下孩子,阿卡多小小得意了一番。他的努力都在慢慢的開花結果,那種看到了回報的感覺也讓他有點飄飄欲仙。

可是下午的一份文件就把他拉回到了殘酷的現實當中:遙遠的遠東地區,戰爭局勢急轉直下,缺乏底蘊的中國軍隊最終還是在處心積慮準備戰爭的日軍面前敗了下去。

雖然在很多地段上,中國第9集團軍打出了近似於德軍的風範,一度把幾個登陸場的日軍趕下了海,甚至連日軍的主登陸場,也曾經被壓縮到了方圓幾公裏的極小範圍,日軍指揮部甚至考慮過了淞滬會戰失敗的可能性。

在中國軍隊打得最順風順水的時候,日本登陸部隊的主力,第3師團這支部隊幾乎全滅,師團長藤田進中將負傷,師團參謀長田九利雄大佐切腹自盡。

日本不得不動用了戰略預備隊,也就是新組建的第10軍進入淞滬地區,這才勉勉強強穩住了戰局,最後又找來了殺手鐧,總算是穩住了即將崩潰的局面。

這個殺手鐧不是別的,正是部署在日本本土的主力航空部隊,日本最精銳的本土防空戰鬥機部隊,裝備了清一色30架德國原裝出口型ME-109C戰鬥機的日本陸軍第一航空隊。

於是在淞滬戰場上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小插曲,使用同一款武器的雙方空軍主力進行了三場震驚世界的高水平空戰,中國空軍打出了一勝一平一負的戰績,終因數量上不及對手撤退回了南京附近。

中國軍隊草綠色的戰鬥機塗裝迎戰日軍深綠色塗裝的戰鬥機,戰鬥機型號外觀還一模一樣。結果就是雙方只能依靠空軍標志來識別目標,彼此來來回回實驗了幾次,就悻悻的各自返回。第一次空戰雙方握手言和,各自回去更改塗裝。

中國空軍在自己的機翼上噴了兩道青天白日旗的藍色作為識別標志,日本飛機在機翼上加上了兩道代表菊花的黃色作為識別標志,雙方再次大戰,結果是日軍被擊落了3架飛機,中國軍隊損失了兩架。

第三次交火日軍出動了各種戰鬥機46架,中國軍隊無奈只有27架戰鬥機起飛迎戰,雙方鏖戰20分鐘,中國軍隊被擊落了5架,而日軍損失了2架ME-109C戰鬥機和2架作為誘餌的海軍老式戰鬥機。

三場空戰日本航空部隊損失了5架ME-109C戰鬥機,而中國損失了7架同樣型號的ME-109C戰鬥機。但是中國有4名飛行員成功跳傘,而日本5名飛行員只有一人生還,並且被中國守軍俘虜。所以雙方戰績幾乎是持平的。

歷史又一次開起了國際玩笑,中國空軍因為德國戰鬥機稱霸淞滬會戰上空,而日本空軍因為德國戰鬥機投入作戰扳回了劣勢,贏回了戰役主動,似乎雙方都在用自身的戰果向全世界打起了廣告:不要猶豫了!快來購買德國飛機吧,ME-109C是您強大空軍的不二選擇!

無奈的是,用光了儲備彈藥的中國軍隊進入到了一個疲軟的階段。而日軍依靠國內輸血依舊保持著較高的戰鬥力,淞滬會戰出現了轉折。日軍開始反攻,而中國軍隊為了保存實力不得不放棄了許多本來應該堅守的地區。

然後是因為制空權的丟失,日本空軍取得優勢之後開始支援地面作戰,中國第9集團軍的一個重要的150毫米口徑重炮陣地被摧毀,損失了十幾門讓日軍聞風喪膽的克虜伯大炮,也讓缺乏火力的中國軍隊形勢更加不妙。

最終,第9集團軍無奈的撤出了上海,把打了15天的一片廢墟留給了日本侵略者。雖然這一次淞滬會戰只打了半個月,但是卻一口氣吃掉了日軍7萬4000余人,一直到日軍投入了40萬兵力之後中國軍隊才開始向後撤退。

而相比較而言,中國軍隊這一戰損失了10萬人,比起另一個時空中那可怕的三十萬傷亡強了不止一倍;相反日軍損失卻是二倍還多。用四分之一的時間,打出了二倍的戰果,減小了自身三分之二的損失——阿卡多不得不再一次敬佩中國人民,他們比德軍的表現還要更好。

很多人都不理解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到底有多弱小,以至於覺得中國丟城失地簡直是喪權辱國到了極致。可是如果您看一看真正的歷史資料,就知道中國人民從來都不是軟骨頭,也從來沒有丟過秦皇漢武的臉。

在真實的歷史裏,抗戰的前面幾年,中國自己生產加進口的子彈數大約為每年2.800975億發,在美國參戰以後為每年3.125億發,如果按照算數平均看,整個抗戰時期中國彈藥消耗總數每年在3億發左右。如果按照當時國軍的數量一般在300萬左右算,也就是說每個人每年平均100發子彈。

很多朋友笑話中國一個師被一個大隊的日軍追的滿地跑。其實這也是非常無奈的:當時一個中國的師,如果是甲種師也就10000多人,乙種師才五六千人,也就3000多步槍,但是人均子彈也就是20-30發。就算50發算,一個乙種師也就15萬發,而日軍一個大隊隨身攜帶的彈藥也不少於這個數,而且能夠得到不斷的補充。反觀中國軍隊要補充彈藥的話還要從幾千裏外運來,這種情況下如果是戰鬥意志不堅強的一般部隊,除了撤退還有別的辦法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