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林林總總的控訴:知識分子對國民黨的批評(第2/2頁)

然而在1946年9月,言談似乎太有必要了。《觀察》第一期包含了一則宗旨宣言。注意到公眾的士氣越來越沮喪,編輯回憶了在不久的幾年前,國家是如何凝聚在一起對抗外國侵略者的。但是今天,他寫道,比起關心整個國家的福祉,人們似乎更關注他們自己的利益。所以,他辦刊物的宗旨,是振奮民眾,“以救國家於危難之中”。[10]

這一時期,所有自由主義文章和學生示威的內核,是相信如果把異議表達地足夠令人注目,政府多少會被迫對公眾關於和平、經濟重建和政治改革的要求做出回應。這個信念一直持續到1948年中期。到了那個時候,政府的不回應已經變得非常明顯了,事實上過不多久它甚至是沒有能力回應了。然而在那以前,學生試圖通過遊行、請願和各種宣傳活動積極動員民意;與此同時,老一輩知識分子著重於“公眾反應和嚴肅討論”。為此,《觀察》致力於呈現政治觀點,呈現對政府、國民黨和反對黨的負面評價,也呈現正面的改進意見。這些觀點和論述基於對政治和社會的自由主義觀點:該觀點認為,通過自由、進步和理性促進民主的實現最能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這一觀點包含的理想和期望表露無遺。它們代表了那個時代自由主義價值觀的基本共同特性。儲安平寫道:

關於民主:

我們不能同意任何代表少數人利益的集團獨斷國是,漠視民意。我們不能同意政府的一切設施措置都只是為了一部分少數人的權力和利益。國家政策必須容許人民討論,政府進退必須由人民決定,而一切施政必須對人民負責。民主的政府必須以人民的最大福利為目的:保障人民的自由,增進人民的幸福。

關於自由:

我們要求自由,要求各種基本的人權。自由不是放縱,自由仍須守法。但是法律須先保障人民的自由,並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關於進步:

我們要求民主政治,要求工業化,但要民主政治成功,工業化成功,先須大家有科學精神,現代頭腦。我們要求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軍事各方面的全盤現代化……唯有現代化了,才能求得更大更迅速的進步,才能與並世各國並駕齊驅,共同生存。

關於理性:

沒有理性,社會不能安定,文化不能進步。現在中國到處都是憑藉沖動及強力來解決糾紛,甚至正在受著教育的青年也是動輒用武……近幾十年來中國的教育在這方面完全失敗。我們要求政府及社會各方面全力注意這點。只有發揮理性,社會始有是非,始有和平,始有公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