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秦革四妖刃的傳說(第7/13頁)

胡客右手一送,問天離端方的咽喉又近了數寸。

兩江總督署曾是太平天國的天王府,洪秀全便是死在這花廳裏,後來兩江總督曾國藩突發疾病,也是在這花廳裏去世,端方可不想赴兩人的後塵。

“是袁項城。”端方急忙回答。

袁項城即袁世凱,因袁世凱是河南項城人,故當時官場同僚多以項城相稱。

端方老奸巨猾,胡客不敢輕信其言,問天再移寸許,貼在了端方的喉頭上。

“我不敢欺瞞你片語只言,當日我寫下那封信函,確實是受袁項城所托。”端方仰起了脖子,盡可能地遠離問天的刃口,“他當日發來的電文,我還留著,就在右首那櫃子裏。”

“拿出來。”胡客命令道,同時將問天縮回了一些。

端方急忙拉開抽屜,找出一把小鑰匙,打開了右側的櫃子,裏面堆滿了各種文件。為官者往往會留上一手,尤其要保留與其他官員往來的秘密信件,說不定將來某個場合便能派上用場,救自己的身家性命。端方一番翻找,從櫃子的最裏面找出了一封電文,交給了胡客。

電文確系袁世凱去年所發,上面只有一句話:“有胡姓公將往彼處經辦,望午橋襄理。”

“胡姓公”指的自然是胡啟立,“午橋”則是端方的字,這封電文的存在,足以證明端方沒有撒謊,他確實是受袁世凱所托,才為胡啟立寫下了那封給鄭讓卿的信函。當日冬青子的言語之中,曾提及“此番南下”四個字,足見胡啟立確實是從北方而來。兩相佐證,使得這條線索轉了個方向,指向遠在直隸的袁世凱。

胡客再問與胡啟立相關的其他問題,端方卻和鄭讓卿一樣,一無所知了。

花廳外響起了呼喊聲,那些被胡客殺死的親兵,已被巡邏的人發現。

胡客沒有取端方的性命,將電文揣入懷中,收起問天,破窗而出。

端方驚魂未定,巡邏的人提著燈籠沖進來時,他還撫摸著心口,沒有緩過神來。冷靜下來後,端方急忙命令屬下即刻緝查,將署衙圍得鐵桶一般,仔細排查搜尋,哪裏還有刺客的蹤影?

北上

離開兩江總督署後,胡客沒有即刻北上尋找袁世凱,而是先去了一趟長沙府。

他是去見姻嬋。

當日在紹興大通學堂,胡客和姻嬋分頭行事,胡客跟蹤沉魚和飛蝗出城,姻嬋則動身趕往長沙府。

其實姻嬋是聽從胡客的安排,去老地方醉鄉榭藏匿一節竹筒。

這節竹筒,是胡客在鱗刺的執柄裏發現的。

養傷恢復的一年半裏,胡客不知多少次取出鱗刺把玩琢磨。這件被譽為千百年來最為陰狠毒辣的殺器,是極少數能引起胡客興趣的東西。

鱗刺的執柄上有三圈刻紋,一次偶然,胡客發現沿著最上面的一圈刻紋,可以將柄端揭開。一揭開柄端,便露出了中空的執柄,而執柄的內部,藏有一節細小的竹筒。這一發現令胡客驚訝不已,他沒有想到鱗刺的執柄裏竟然藏的有東西。他取出這節竹筒,戳開蠟封,將藏在竹筒內的一塊白布取了出來,並將白布展開,看到了寫在上面的一列數字:二四四四一二二三七三七八一七八一六四。

這列數字看起來像是刺客道的代碼,但具體代表什麽,胡客卻不清楚。只是這列數字能藏在鱗刺的執柄內,必然十分重要,說不定是關於刺客道的什麽重大秘密。一個人若是撿到了寶貝,第一反應恐怕都是先藏起來不讓別人知道,胡客當時的想法與此有些相似。他思慮著這列數字興許關系重大,而他將胡啟立等人引來紹興府,一場惡戰勢必在所難免,這列數字帶在身上太不安全,因此他將竹筒重新封好,讓姻嬋帶去醉鄉榭藏匿。

姻嬋知道胡客的真實目的。如果單純為了藏匿竹筒,隨便找個隱蔽之處便是了,甚至可以直接藏在大通學堂裏,何必跑上千裏百裏,到遠在長沙府的醉鄉榭去藏匿?她知道,胡客的潛在目的,是想把她支開,不讓她卷入這場即將到來的惡戰,不想讓她涉危犯險。

姻嬋想要留下來,幾度爭辯,最終還是拗不過胡客,只能答應了此事。

她與胡客定下了一月之約,然後帶上這節竹筒,只身一人趕去了長沙府。

胡客如期趕到長沙府,在醉鄉榭的竹字號房中找到了姻嬋。

姻嬋選擇的藏匿之處十分隱蔽。

她在房梁上挖了一個洞,將竹筒裹了油紙,以免蟲蛀,然後塞入洞中,又用木塞將洞堵死。如果不是有人刻意攀上房梁仔細檢查,決計無法發現這節竹筒。

“除非醉鄉榭倒塌了,”姻嬋微笑著說,“否則絕不會有人發現的。”

胡客點了點頭。對於姻嬋的藏匿之法,他也覺得十分穩妥。

胡客最初在鱗刺的執柄內發現這節竹筒時,不知道是什麽東西,但自從冬青子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他便猜測,胡啟立追逐秦革四妖刃所圖的秘密,很可能就是藏在執柄內的竹筒,就是竹筒內的那列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