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易廂泉奉命辦案(第4/8頁)

夏乾沒敢吭聲。他知道,同樣的圖紙,易廂泉手裏還有一百多張。

二人在一條岔路口分開了。

夏乾一邊琢磨著易廂泉的話,一邊晃晃悠悠地走回家。放眼望去,整條街道空空蕩蕩,大部分百姓已經足不出戶了。前方還有一座未修好的橋,橋邊一戶人家敞著門。幾個小孩子在家裏跑來跑去,老奶奶坐在自家門口發愁地看著斷橋。朝廷不撥銀兩,橋修不好,孫子上學也要繞很遠的路。

“九月九,菊花酒,周小城裏登高樓。”幾個小孩在家中蹦跳唱歌,卻不敢踏出門來。

歌裏的周小城是庸城的原名,也是唐時的舊城。太祖趙匡胤當年下令拆了除汴京之外的城墻,填平戰壕。傳說,庸城的城墻堅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難以拆除,於是統統留下,人們把周小城稱作墉城。“墉”字本是墻的意思,而後風水論盛行,有人測算土字不宜,去土為“庸”,故有此名。

然而,去“墉”不可去“城”,土字仍在。

庸城的禍事終於還是到來了,只是今日還暫且沒來。

庸城城禁的第一夜就這樣過去了。更夫一路高喊:“今夜平安!”

今夜人人安眠,除了夏乾。他因為放學出逃,被母親罰了,這時候正在書房的蠟燭前面咬牙抄《論語》,直到淩晨才停筆。

次日清晨,是城禁第二日。街上的小販只在清晨出攤,叫價越來越高,可是街上卻冷清了不少,大家心知肚明,如果青衣奇盜要下手,此時他已經混進庸城來了。

夏乾熬了個通宵,竟然很是清醒,抄完《論語》就來到庸城府衙。時間太早,他就在府衙對面的風水客棧閑逛。這裏是易廂泉的住所,夏乾來來回回碰見好幾撥巡邏的侍衛,還恰巧碰見了同樣閑逛的吹雪。

這是易廂泉的貓。

差不多是在兩年前的冬天,易廂泉才得知家中出事,趕緊抱著吹雪回來奔喪,與夏乾匆匆見了一面。當時,他的師父、師母下葬幾年了。

自那時起,除了白色,易廂泉不再穿其他顏色的衣服。邵雍不僅是易廂泉的師父,也是至親。古有訓誡,至親亡故時兒女不在身邊,屬於大不孝。

易廂泉心裏當然不好受。

夏乾心裏也不願相信邵雍是殺人惡徒,畢竟是邵雍給了自己“乾清”的表字。

此時,吹雪叫喚了一聲,雙目瞪著夏乾。

這白貓的眼睛顏色極為特別,一黃一藍,興許是從大食一帶而來。它很是嬌小,平時愛站在易廂泉的肩膀上。

因為天天在外閑逛,吹雪不胖,毛發也整齊幹凈。與別的貓不同,吹雪認家、認人。記得易廂泉說過,夏乾非常聰明,可是吹雪比夏乾更聰明。

當然,夏乾從沒把這種說法放在心裏。

等了半晌,卻不見易廂泉,只見一輛馬車停在了府衙前面。按理說,城禁的戒律是誰也打不破的,沒人可以進城。

但是,城門卻對另一個人敞開了。

這時庸城的太陽上了三竿,風塵仆仆的趙大人終於抵達庸城府衙。同行十人全部查過,耗時一個上午。

楊府尹匆匆忙忙從府衙裏出來,看見轎子,趕緊行禮:“下官不知大人已經進城,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趙大人從轎子中探出頭來。他四十歲上下,胡須理得整整齊齊。相比楊府尹而言,他顯得沉穩老練,頗有幾分高傲。他沒有說自己的名諱,大家只叫他趙大人。

趙大人下了轎子,並沒有在乎這些虛禮。

楊府尹松了口氣。有朝廷官員在,無論結果好壞,都有人擔著,自己輕松些,況且這位趙大人看著還不錯,他的能力絕對比自己強。

唯一擔心的是,如果他與易公子意見不合,要如何是好。

明日大盜就會來,但易廂泉半天不見人影。

遲遲不見官,似乎不妥。

還好趙大人不太注重這些。他進了門,詳細地詢問了所有守備抓捕情景,認真研究了全城地圖,當得知所有計劃都只有易廂泉一人知道時,他眉頭緊鎖:“難道你們要用他一人抓賊?他人在哪裏?”

方千趕緊道:“不清楚。當時派易公子來的時候,就有上級說過,單憑易公子一人就頂得過一支軍隊。”

抓捕計劃其實一片空白。

“真是荒唐!”趙大人氣得一拍桌子。屋內的人齊刷刷跪了一地。此時夏乾也溜進了府衙,躲在門後觀望,不敢進屋去。

屋內一片安靜,但是衙門口卻有些吵鬧。

不一會兒,有人來報:易廂泉帶著大隊人馬到了門口,似乎運來了什麽東西。

而趙大人怎麽也沒想到會和這位易公子以這種方式見面。

東西搬進門的時候,所有人都傻了。那是四個巨大的箱子。領事走在前面,對易廂泉道:“之前的二十根缺貨已經補上了,您要不再清點一下?共五千雙,每箱一千二百五十雙,總共一萬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