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三章合一(第4/7頁)

這東西吧,懂行的人自然一眼就能看出來,可外行人是看不出來的。雖然分紙之後,分出來的兩幅畫價值都比之前要低,但不知不覺中就偷了人家一幅畫,畫行老板肯定還是賺的。

特別是一些名家名作,很值得他們鋌而走險一次。”

他說著,指了指外甥拿在手裏的那副字:“洋洋說那紙看著毛烘烘的,像是裝裱過,之後撕下來的。我看著也有點像。可是也備不住是被什麽人給分了。

我的建議是,先別決定是賣是留,找個懂行的人給鑒定一下,裝裱不裝裱吧,至少這字是個什麽情況,出自什麽人,什麽來歷,能自己心裏有個數。”

聽了姜河的話,邵國慶和邵洋都覺得非常有道理。

恰好現在時間還早,兩個人幹脆直接求著姜河立刻和他認識的那個人聯系,約定上門的時間。

姜河把電話打過去,說起來也巧,他認識的那個裝裱師此刻正在寧林,說是來幫一個老客戶鑒定一副書畫作品。

聽到姜河也提出有東西要讓他看,那人高興的很,立刻就和他們約定第二天上午十點鐘,在店裏面見。

第二天一早,邵家的幾個人就開始分頭行動了。

邵蔓開車帶著媽媽和舅奶一起去了新買的房子。

今天他們約好了設計師去丈量屋內面積,並且溝通設計方案。

而邵洋則開車帶著爸爸和舅爺去了位於書畫街的一德裝裱店。

這個裝裱店位於書畫街比較靠裏邊的位置,看上去門面不大,內裏卻另有乾坤。

那店鋪分為前院後院,前院掛滿了名家字畫,也有專門的店員負責講解,售賣。

而後院則需要從櫃台裏進入。

推開一扇隱形門,幾個人進到了一德裝裱店的內院。

這院子一看就很有些年頭了,雖然不大,可處處透著古韻。一石一木看上去都極有講究。

也不知道究竟是店面確實有點來歷,還是從哪裏買回來了這些古跡用來支撐門面。

可不管是哪一樣,至少都能說明這個店鋪的實力不容小覷。

姜河認識的那個人叫宋函煦,這店就是他家開的。

用他的話說,他們家幾輩子人吃的都是裝裱這碗飯,在業界也算是有點小名堂的。

所以,手藝方面,讓他們大可放心。

邵洋將那副字拿了出來,請他鑒定。

那人先是拿出放大鏡細細的看了一遍,然後擡頭問他們:“這幅畫你們是要賣,還是要裱?”

三個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時間都沒法確定。

他們其實壓根都還沒來得及討論這個問題。

還是姜河最先開了口:“小宋,還是要麻煩你先給我們說說這是什麽人畫的,大概的價值是多少?也不瞞你,這是我們家老一輩兒留下來的,我們根本就不懂。”

聽他這麽說,宋函煦連忙擺手。

“姜部長您客氣了,這是我應該做的。”

說完之後,他將畫在房間內那個大的工作台上鋪好,對幾個人講解道:“這幅畫我剛才看了一下,如果沒有看走眼的話,應該是清晚期書法家董清明的作品。①董先生被譽為晚清海派大家第一人,其作品的價值可想而知。”

“這幅字,”他用手指了指桌面:“雖然尺幅不大,卻是董先生中晚年時期的作品,處於他水平巔峰時刻。所以價格並不會低。”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再次望向三個人:“所以,幾位是否準備出手?如果要出手的話,我們店願意收購。價格幾位不用擔心。如今書畫市場,特別是這些名品大家的價格基本上都是透明的,相差不會太多。如果幾位願意考慮我們店,那麽在價格方面必定不會讓幾位吃虧。”

聽他說了半天,還繞不到正題,邵洋實在憋不住了,問:“那這幅字到底值多少錢啊?”

那人笑了笑:“董先生的真跡市場價基本在在十五到二十萬一平尺之間。但這副字即便尺幅不大,最多就是一平尺多一點,可在董先生現世的作品中也算佳作。所以我願意以二十五萬的價格收購。”

即便心裏有準備,可他這話一出口,三個人心裏還是撲通的跳快了半拍。

仨人幾乎同時又朝那副畫望了過去。

看著那破破爛爛一張紙,還沒有一個成年男人手掌大,誰都無法將它和幾十萬聯系到一起。

邵洋畢竟年輕,還做不到完全控制好面部表情。

他第一個咧嘴笑了起來。

這還不算,他還伸手指了指那副字,毫無顧忌的開口問道:“宋叔,我看著這紙的後面毛烘烘的,你仔細看看,別弄錯了。這會不會是之前被什麽人給揭去了一層?

我舅爺說了,被揭過的畫就不值錢了。你仔細看看,可別把價格給報高了。”

他這話一出口,旁邊的兩位長輩幾乎同時吸了一口氣,全都瞪圓了眼睛望向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