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第2/5頁)

有人出列:“啟稟陛下,臣以為,北境遊牧部落不過是一群未開化的蠻夷,何需與他們進行貿易?”

“微臣附議。”又有人發言,“不僅如此,縱觀歷史上的互市,到最後都不了了之,蠻人骨子裏只會掠奪,他們不知何為做生意。”

禮部尚書郎平卻反駁:“蠻人之所以粗魯無禮,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禮制,倘若咱們能向他們宣揚中原禮法,教化他們,讓他們臣服於中原文化,豈非一件善事?”

“郎尚書,他們恐怕連飯都吃不飽,哪有什麽心思學禮法?”

“確實,郎尚書所言有些天真了。”

“那照你們這麽說,互市不開了?”

“本來就沒什麽開通的必要。我大盛地大物博,為何要同蠻夷做交易?”

眾臣七嘴八舌,都圍繞“該不該互市”來吵,卻很少有人能說到點子上。

有問題,那就應該解決問題,而非逃避問題。

樓喻看向範玉笙:“範相怎麽看?”

昨日宮宴過後,範玉笙就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

他出列道:“回稟陛下,臣以為,郎尚書所言並非沒有道理,只是實施起來太難,遂略顯荒誕。不過,教化蠻族雖難,約束蠻族卻不難。”

樓喻終於聽到了點幹貨,不由問:“這麽說,範愛卿是同意邊境貿易了?”

“是。我盛國的確物產豐饒,但不能因此自視過高。北境畜牧業的確比咱們要優越,他們蓄養的牛馬強壯有力,他們的羊毛織物同樣頗受咱們大盛百姓喜愛。既然互市能夠給咱們帶來益處,為什麽不同意呢?”

“可是範相,一旦開啟互市,勢必會影響邊境的安危。”

範玉笙反駁:“阿骨突部奪取澹州城的事諸位忘了嗎?那時候可沒有互市!可見影響邊境安危的永遠不是互市,而是北境的貪婪!”

其余人一時無法反駁。

確實,正乾年間,惠宗關閉與北境的貿易渠道,一關就是三十年。

這三十年間,邊境受過大大小小具體多少次劫掠,沒人能夠數得清。

所以,互市並非引起邊境動亂的充分必要條件。

樓喻溫和問:“想必範愛卿已有良策,不妨說說看。”

“陛下,此次是北境想與我大盛開通互市,咱們可以同他們制定規則。”

“什麽規則?”

範玉笙道:“臣翻看了以前的一些記錄,但凡貿易雙方發生沖突,多因物價、數量、交貨期、商品毀損等難以協商而引起。要想盡可能避免武力沖突,不妨約定雙方都能接受的交易規則,也可以設置一處專門處理糾紛的場所,進行調解或審判。”

樓喻頷首笑道:“不錯。”

範玉笙所言很清楚,無非就是先立法,再設置一個執法部門。

這條思路很不錯,但還存在一個問題。

樓喻又看向楊廣懷:“楊先生以為呢?”

眾人都清楚,楊廣懷曾做過陛下的“啟蒙老師”,故陛下一般都會稱他為“先生”,以表尊敬之意。

楊廣懷拱手道:“陛下,微臣覺得範相的策略非常好,不過微臣有幾個問題想問範相。”

範玉笙極有風度道:“請講。”

“我大盛律制定已有多少年?”

“已有一百八十二年。”

“那麽,我大盛百姓知悉律法的又有幾人?”

範玉笙愣住,他明白了楊廣懷的意思,不由慚愧道:“是我思慮不夠周全。”

“無妨,”楊廣懷笑眯眯道,“範相已經開了一個好頭,剩下的咱們可以集思廣益,一起細細探討。”

制定規則簡單,但要讓不識字的平民百姓了解規則卻很難,尤其是北境的牧民們。

樓喻適時笑著說:“朕方才受二位啟發,倒也生出一些想法。若有不足之處,諸位可以進行補充。”

慶州嫡系官員紛紛無奈。

陛下肯定是早就想好了,故意看他們的熱鬧呢。

“咱們與北境的互市,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公市,一種是私市。公市的管理素來比較規範,但私市就比較混亂,諸位方才的爭議也大多放在了私市上。那麽,為什麽私市會混亂?”

範玉笙道:“陛下,私市多為邊境百姓與北境牧民私下的交易,這種交易官府雖默認,但並不歸官府管轄。”

說白了,官府沒工夫去管老百姓的日用品交易。

若是遇上比較貪婪的官員,或許還會故意克扣老百姓的貨物,才會同意他們與牧民交易。

樓喻頷首:“是啊,所以咱們也要規範私市。首先,設邊境交易所,讓盛國百姓和北境牧民,定期、定點、定量、定額進行集中交易,約束交易物品的種類,物價由官府議定,不得隨意叫價,且只能以物換物。”

“其次,在交易所裏設公門人員,管理集市的開放、關閉、出入登記、沖突糾紛等事宜,根據交易情況,定期公布黑名單。黑名單上的人,不論是盛國百姓還是北境牧民,都終生不得再入交易所進行交易,違者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