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第3/5頁)

眾人便都看向樓荃。

樓荃解釋道:“朝廷可以用特殊的技法進行防偽,記得幾年前梅花箋大熱,不少造紙坊都試圖制出梅花箋,但所造梅花箋,皆比不上慶州梅花箋。想必經過這些年,慶州造紙坊的造紙技藝更加高明。除此之外,發行紙幣時,可以通過其它方式進行防偽。”

朝臣也不盡是不知變通之人,若真能用紙幣代替銅板進行交易,確實會大大方便百姓的生活。

他們自己也是百姓中的一員嘛。

樓喻道:“此事朝會之後再議。”

朝會之後,相關官員齊聚勤政殿開會。

樓喻開門見山道:“樓尚書的問題和魏尚書的問題,或許可以合並解決。”

魏思不由目露崇拜,陛下又有好點子了!

其余人都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了。

小商戶的存亡和推行紙幣有半文錢關系嗎!

樓喻道:“朕打算設立銀行。”

“銀行……”範玉笙仔細咀嚼這兩個字,蹙眉問,“這個銀行與寄存點的區別是?”

“範愛卿問到點子上了。”樓喻環顧眾人,問道,“諸位應該知曉寄存點的各項業務罷?”

“知道,可以進行異地存取錢,還可以寄送物件。”魏思答。

“好,之前將這兩個功能結合在一處,是因為當時寄存範圍只囿於八州,且業務算不上頻繁,寄存點可以承擔,但現在不同了。”

“朕打算在京城建立中央銀行,其余州府的寄存點都作為分行,而寄送物件的業務從寄存點分離出去,另起爐灶。”

“銀行可以進行存取錢財的業務,也可以向民間放貸,還可以發行紙幣。老百姓到時候可以用手中的銅板去銀行兌換紙幣。”

“陛下,如何讓百姓使用紙幣?相比於紙幣,還是銅錢更讓他們覺得踏實吧?”楊廣懷問。

樓喻反問:“如果將錢存入銀行可以獲得利錢呢?如果銀行的貸款利錢低於民間私人質庫呢?”

質庫又叫典當行,其中有一項業務就是放高利貸。

高利貸是個深坑,一旦涉足,下場必定好不到哪兒去。

“利錢?”範玉笙驚訝,“陛下是說,百姓將錢存入銀行,還能拿到更多的錢?”

“沒錯。”

範玉笙皺眉,“可即便如此,百姓又如何相信紙幣可以進行交易?”

“很簡單,等銀行體系建成後,朝廷發給官員的俸祿將換成紙幣,你們用紙幣去采買,估計無人敢不收罷?”

眾人:“……”

朝廷官員都用紙幣買東西,老百姓敢不收嗎?

陛下這招真絕!

時間一長,百姓對紙幣產生了信任和依賴,自然就不會抵觸紙幣。

魏思則問:“銀行與小商戶又有什麽關聯呢?”

樓喻笑道:“那些小商戶在大商戶的壓制下,一個個破產倒閉,並不完全是因為不擅經營罷?若僅僅因為資金比不上大商戶雄厚而倒閉,豈不可惜?銀行可以放貸給他們,讓他們再次活過來。”

在樓喻看來,民間的小商品交易必不可少,這些才是真正能帶動民間經濟活起來的存在。

魏思眼睛一亮,“陛下,這的確是個好法子!”

“嗯,不過不是所有小商戶都可以向銀行借貸,銀行必須進行嚴格的審核篩選,具體審核標準,由財政部與戶部協定,再交給朕。”

魏思和樓荃皆恭敬領命。

大盛京城和各個州府皆設立寄存點,朝廷一聲令下,寄存點便根據指示更改業務。

官方物流體系建立後,對傳統鏢局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不過早在幾年前,官方就與民間鏢局進行合作,將一部分業務分派給鏢局,因為商業飛速發展後,各地寄存點的寄送能力實在不足。

傳統鏢局在沖擊下,有的順著潮流做出改變,有的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留存下來的新鏢局逐漸成為物流體系的主力軍。

此次將寄存點改為銀行,寄送物件的功能便完全落在新式鏢局頭上。

在官府的管控下,這些鏢局只能依照市價為老百姓提供服務。

銀行建立後,各項關於銀行的制度與運營規範都相繼出爐。

經過報紙的強力宣傳,老百姓都知道了銀行和紙幣的事情,但很少有人願意去嘗試。

倒是一些商人理解朝廷的用意,心裏面覺得暖洋洋的。

這說明朝廷看到了他們的難處,正在積極地為他們解決問題呢。

轉眼又到朝廷發放月俸的時候。

薛盈如今是縣衙財政局的副局長,負責這次月俸的發放。

但這次與往常不同。

以前發放月俸的時候,他們都得派衙役用籮筐搬運銅板,再慢慢清點核算,必須準確無誤地發到每個官吏手上。

每次都累得夠嗆。

然而這次發放月俸,整個衙門的官吏俸祿加起來,她一個人就可以拿得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