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棄兵而逃者(第6/8頁)

之後一連串提出不少要求,蕭寧盡如他所願,可把他樂得直呼遇見好人!

蕭寧......

怎麽有種他被人坑太多的感覺?

值得一說的是,此人雖然未老先衰,做事十分老道,比如準備在冀州修渠,他便拉著蕭寧趁百姓秋收之時,仔細的為蕭寧解釋,為何如此修渠。

蕭寧正是看了他繪制的修渠圖,看得長遠,故而視之為人才,急於籠絡,如今他既事事讓蕭寧明了,蕭寧豈有不喜之理。

對,這樣的人才姓秋,單名一個渠。秋渠,求渠!真真是應了他內心最真實的渴求~

繪聲繪色,精神抖擻為蕭寧講解修渠的秋渠,一看蕭寧停下來,哎喲,對面這是敗兵?

不是說冀州的兵馬盡由蕭寧執掌了嗎?這些兵打從哪來?蕭寧打敗仗?

一連串的問題從腦子閃過,秋渠沒來得及問,蕭寧問了,“諸位志得意滿而出,這是敗於青州軍之手?”

敗軍之人打從碰到蕭寧那一刻臉色就不好,再被蕭寧當著眾人的面質問,臉色更是鐵青。

“小娘子與青州軍數次交手皆大獲全勝。彼所領不過一兩萬人。諸公以5萬兵馬出動,竟然一敗塗地?”明鑒更坦然,直接亮蕭寧的戰績,故意踩人的臉啊!

君不見一群人已經用殺人的目光掃過明鑒。

明鑒能怕嗎?怕他就不作聲了!

蕭寧不得不說,很多時候明鑒做事實在讓她歡喜。很多蕭寧不方便說的話,但凡蕭寧一個眼色,對方就能配合無間。

明鑒得不到答案,又怎麽肯就此放棄,擰緊了眉頭,愁眉苦臉的道:“諸公不做聲,莫不是敗了也不想認?”

“閣下何必咄咄逼人?”一再被明鑒問得想不回答都不成,終於有人開了口,直指明鑒有些欺人太甚。

“啊!某記得,小娘子曾有言在先,借兵予諸位,諸位若是打下青州,青州將由諸位執掌。諸位甚喜。”可惜明鑒給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專捅人的心窩子,但凡能讓人不痛快的事,他來!

蕭寧身後的人,大概只有一個秋渠一臉驚訝地盯著明鑒,最後又看向蕭寧,似是在無聲地詢問:手下的人這麽說話,蕭寧不攔著點?

攔什麽攔?

那些蕭寧攢在心裏不宜說出口的話,明鑒代為傳之,蕭寧心中甚悅。

不過,唱戲配合是必須的。

是以,蕭寧斥責道:“諸公皆是信守承諾之人,豈會連我一個小娘子都不如。但不知冀州5萬兵馬,今存幾何?”

哎喲,明鑒就知道,蕭寧可不是受氣包,任人欺負到頭上全不在意。

也就只有這樣不受氣的領頭人,才能容得明鑒天天出頭氣死人不償命。

被問到關鍵問題,縱然想不回答,由得他們想不回答就能不回答的?

“怎麽?兵馬折損幾何也說不得?”蕭寧先前看起來分外的和氣,一會兒的功夫板起一張臉,氣場全開。自知理虧的人一時嚇得更不敢出聲了?

“小娘子恕罪,實在是此番兵馬折損過多,我等難以啟齒。”有些事躲得過一時躲不過一世,拿了蕭寧5萬人馬,帶回多少就算現在不說,早晚也得向蕭寧稟明。

與其推三阻四,藏著掖著不敢說,私下蕭寧細細同他們算賬,不定要他們怎麽賠,還不如現在坦白的告訴蕭寧。

“折損多少?”縱然不聽話的兵馬蕭寧有意借冀州世族之手以清除,蕭寧同樣想知道死傷幾何,總不能一群人能坑個大半。立刻追問。

那一位出面說話的人,面對眾人灼灼的目光,也只能硬著頭皮回答,“2萬。”

一片倒抽聲。

要知道蕭寧自領兵以來,幾經戰事,折損將士加起來尚未及零頭。他們可真不拿將士的性命當回事,竟然首戰便折損2萬之數。

“冀州折損2萬兵馬。青州傷亡如何?”蕭寧一頓,有些意外,又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勁再問一句。

這一下子更無人答得出來,蕭寧一看有何不明白的。

“你們攻城略地,連對方傷亡亦不明了,這是一敗塗地,倉皇而逃,生怕賠上你們的性命?”言盡於此,那是相當的不客氣。

冀州兵馬,這些雖然都是一心搗亂,不服蕭寧的人,蕭寧容不得他們。但蕭寧向來不喜歡人不拿尋常將士的命當回事。很顯然,他們犯了蕭寧的底線。

讓人沖鋒陷陣在前,他們在後頭搖旗呐喊,不通兵事,非要對戰場指手劃腳。

多少將士因他們的剛愎自用而死得冤枉。人死了只怕連屍身,這些人都不會為他們帶回。

倘若不是冀州軍中多有挑事者,蕭寧一忍再忍,更不願意殺兵,令天下側目,她既要安冀州軍中,又要拿下青州,不會選擇將不服之兵給世族,以此為餌的辦法。

“逃脫之時,死傷並不慘重,只是受傷將士,皆被棄之,故......”有人在這時候突然補充一句,落在蕭寧的耳朵裏,蕭寧驚得拔高聲質問:“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