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鹽利引爭議(第3/6頁)

可惜,孔義是沒這個腦子懟上蕭諶一句。

“殿下的婚事有那麽難嗎?或者是殿下的眼光太高,誰都看不上,這才讓陛下為難?”孔義不管那許多,只追問他心下好奇一事。

蕭諶雖然成了皇帝,孔義也是在蕭諶眼皮子底下長大的,自小到大,孔義但有不解之事問來,蕭諶無不為之解惑。正因如此,孔義才能問得理所當然,一臉求解惑地看向蕭諶。

面對孔義這般模樣,孔柔也無奈了,解釋地道:“你啊,這些事你既然想不明白,便莫問。阿寧的事總會定下的。”

孔義捉了捉頭,因為他想不明白的事,幹脆都不跟他說?都是小氣的人!

怨念橫生,結果這時候傳來一陣聲音,“陛下。”

這聲音孔義熟悉無比,可一聽到這聲音,孔義打了個冷顫。

行來之人是明鑒,這一聲喚顯得十分著急,叫毫無防備的孔義瞬間有些不好。

“明侍中。”孔義回過神,趕緊見禮,半點都不曾怠慢。這會兒倒是跟方才截然不同,看得出來,這也是個極會騙人的主兒。

蕭諶看在眼裏,眼中盡是笑意,不錯啊不錯,出去幾年,看著是歷練出來了。

明鑒與孔義頷首,算是打過招呼,余下卻顧不上孔義。

“有本奏疏,是沖殿下來的。”自動無視孔義,還是以國事為重,能讓明鑒尋到此,自是極為要緊之事。

冊封太女的大典在即,在這個時候有人參蕭寧,這目的為何便不必再多言。

蕭諶一聽臉色也不太好了!

誰敢說蕭寧行事不妥嗎?

正是因為蕭寧事事辦得漂亮,蕭諶對於參她的人那是一千個一萬個不樂意。上前接過明鑒遞上來的奏疏,打開一看,內容讓蕭諶微微一愣,鹽利。

是的,奏疏上所奏的正是蕭寧手握天下鹽利一事,更是指出一國關乎民生之利,為一人所掌,實為不妥。

蕭寧將為太女,若得此利,雖說以小人之心君子之腹,有挑撥陛下和公主父女之情之嫌,可是也正是因為不想他們父女當真起隔閡,以令天下動亂,當將問題解決。

就算一開始不高興的蕭諶,看到這份寫得情真意切的奏疏,也不好再說出指責的話,確實都是為了他們父女好。

看到奏本上的署名,禦史大夫林錚。

“這才是真正的禦史大夫。”蕭諶給予肯定,是對林錚的肯定。

明鑒同意,只不過也是為想提醒蕭諶,“此事陛下以為?”

蕭諶笑了笑道:“無妨,此事阿寧已然在操辦。”

似蕭寧這樣的人,自是明了想對付她的都有什麽人,要面對那樣的人,又當如何行事。

關乎民生之大事,絕無小事。

明鑒望向蕭諶,蕭諶吩咐道:“將奏本送到阿寧手中,她自知該怎麽做。”

這父女相互信任,實在難得。

明鑒心下感嘆,亦照做。

於此時,蕭寧其實也叫人勸著,勸她的人正是秋渠的侄子秋衡。

“殿下冊封太女大典在即,有一事殿下不可不為。鹽利。”秋衡是在研究院堵上的蕭寧,對於一旁的程永宜,他是看在眼裏,但也只是頷首而已。

“你這麽急急趕來,看來是突然收到消息。”蕭寧不急,聽到秋衡的話僅此一句。

“禦史大夫上書,參殿下手握天下鹽利,難免引起天下動蕩。”秋衡已然進了禦史台,如今亦為禦史,是以才會那麽快收到消息,且急急地趕來同蕭寧報信,只為了讓蕭寧心下有數。

蕭寧微微一笑,“禦史大夫並沒有說錯。”

秋衡來此亦不是僅為告狀,“禦史大夫所言,是為安國本。故請殿下早做決斷。”

換句話來說,秋衡是來告訴蕭寧有這麽一回事,同樣亦是希望蕭寧可以好好地解決這件事,千萬不可由著事情一拖再拖,拖得無法解決。

蕭寧頷首,“好。大昌有你們這樣的臣子,何愁不興。”

能得蕭寧這般誇贊,秋衡豈不明白,雖對蕭寧無利之事,可若是對國有利,為之之人,蕭寧更是看重。

這何嘗不讓秋衡心喜之極,遇上能納諫言,心存百姓的君王,三生有幸。

蕭寧雖只是為儲君,亦是將來的君王,能讓她誇贊一聲,何嘗不是他們的莫大幸事?

“殿下過譽。”秋衡被誇,多少還是要客氣一下,與蕭寧作一揖,顯得受之有愧。

“往後當如是。一人之利何為利,天下之利,百姓之利,萬不可奪。”蕭寧這句話並非沒有說過,卻也正是因為說過,更想重申一句,好讓他們牢牢記下,永不相忘。

“唯。”秋衡明白,心正無路不可行,心若不正,只怕走不長遠。

“我已有安排,放心,會讓天下人都看到,我這個鎮國公主心中亦存百姓天下。絕不做亂天下之事。”蕭寧輕聲道來,何嘗不是對秋衡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