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質子(第3/4頁)

正在忙的時候,章熙下了一道旨意,以雍邑為副都,作為“避暑”之地,要設置與京城相同的各部衙司,每衙的人員比京城正式的機構減半。皇帝要到雍邑避暑的時候就不用帶京城所有的官員,帶著另一部分的官員到雍邑與雍邑的人員重新拼成一個朝廷,那也忙得過來。

章熙把這個活交給了公孫佳而不是吏部,朝廷的目光都集中到公孫佳身上,公孫佳卻沒事人一樣,沒有馬上就動,仍然沒事人一樣的到處串門閑逛。

直到此時,皇太後方才明白公孫佳說的“很快會有旨意”是什麽意思。她也就不跟公孫佳客氣了,她先把自己的侄孫叫到面前,等到公孫佳過來找她串門的時候,將人往公孫佳面前一推:“你看看這個孩子,還可以嗎?”

公孫佳認識這個年輕人,皇太後的侄孫竇弘春,人在隨行名單裏的,她有印象。公孫佳道:“當然可以。”

敢像皇太後這麽幹的人畢竟是少數,且他們還有另一種思量,雖然說雍邑是做為副都,章熙的意思以後每年都會過來,畢竟不是正經的京城!在這兒當官也屬於“外放”,這個出身聽起來不如在京城做清流好聽。所以登門求情的、遊說的人還很少,公孫佳也就樂得清靜,依舊隨手處理著京城傳過來的不太多的公務,仍能抽空與元錚一起散步,或陪著鐘秀娥逛街。

有她在的時候,鐘秀娥多半是聽個曲,打個牌,不去玩激烈的活動。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匆匆過去半月,章熙就有點坐不住了,又住了數日,章熙便下令起駕回宮。公孫佳被留了雍邑,大長公主留下來陪外孫女,祖孫倆將帝後等人送出城去,大長公主心裏有點空落落的,緊握著外孫女不松手,公孫佳低聲道:“咱們也回去吧,您要想他們了,我隨時安排您回家。”

大長公主道:“又胡說了,他們前腳走,我後腳走,我幹嘛不跟他們一起走呢?你跟我來,家裏燉的湯該好了。”

~~~~~~~~~~~~~~~~~~

章熙一走,雍邑就由公孫佳說了算了,直到此時,她才召了自己府裏的屬官們過來開會。與章熙一樣,她也沒有把府中所有的人都安排到雍邑,來的時候她帶了許多人,回去的時候卻是讓榮校尉與單良和容符、謝喆等人跟隨常安長公主等人回京,彭犀帶著關巡、施寶方等人留在了雍邑。

議事的時候沒了榮、單二人,公孫佳有了一點不適應,多看了單宇兩眼才定了神,對彭犀道:“現在可以開始了。”

彭犀道:“選調官員急不得,還請先移文知會霍相公。”

“好。”

元錚道:“陛下以後每年都會來‘避暑’?”他把“每年”兩個字咬得很重,單宇聽出來了,這個意思就是,皇帝也挺重視這兒的,不是就把雍邑直接扔給公孫佳了。

這也是應有之義,以雍邑建成之後的位置,哪有皇帝會把如此重要的一座樞紐出錢出力出人建好了,完全交給一個大臣去折騰呢?

親兒子都不帶這樣的!封王都不帶往這兒封的!

這裏馳道一旦修成,快馬兩天一夜就能把京城的消息送到這裏來。大軍沿著大道開拔,一路皆是比較富饒的地方,有人有糧,路又好,行進速度也快,小半月就能兵臨京師城下。將來戰事平息,這裏也會成為國家的另一個中心。

這種地方需要心腹大臣掌管,公孫佳算是心腹大臣,但是戰爭需要,這裏又多了一些尋常大城沒有的機構。不設半套中央官署還則罷了,設了,中樞、皇帝就不能完全放心。

當然,也是因為要統籌戰事,公孫佳才能爭取眼前這段時間。一旦戰爭有了眉目,除非京城是一個傀儡皇帝,否則斷不會允許有大臣繼續掌握雍邑——至少也要把這半套官署裁撤了,而眾所周知,增加是很容易的、裁撤是非常困難的。

“每年避暑未必,他也沒那個精力,但是會時常留意是真。戰事有了眉目之後,我恐怕也不能在這裏久留。”公孫佳說。

她得抓緊利用好這段時間,把雍邑的籬笆打牢,弄成自己的“勢力範圍”。一是要爭取民間的口碑,這個她做得還不錯,二就是培植勢力、在雍邑官員裏安排“自己人”。

任用官員要知會霍雲蔚、吏部一聲,她就先把侍奉過先帝的鄭須調到雍邑來掌管雍邑的行宮,她讓人帶上幾封空白的文書:“交給鄭翁翁,他想帶誰過來,就寫誰的名字。”

等鄭須回來了,她就可以與鄭須商議,再征一些粗識文字的女子充作宮中女官了。選的不是宮女而是女官,這是公孫佳自己的私心在內。她想趁機為自己也選幾個合用的女官。

不等鄭須到雍邑,公孫佳卻先收到了京城親友們送來的大禮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