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二合一(第3/5頁)

等到康熙十八年時,京城居然發生了地動,京中損失慘重,百姓房屋倒塌損壞不可計數,死傷慘重,更是有人說這是上天降下的警示,為此康熙不得不下了罪己詔,自此以後他便越發注重名聲,十分愛惜自己羽毛,對臣下百姓都推行仁政,對朝官更是寬宥,這國庫借銀便是其中的手段。

一開始朝臣借銀或許是為了急需,但是後來明明已經有了償還能力,眾人卻不舍得還了,而是繼續拖著,甚至還有不少人借著庫銀來揮霍,拿著國庫的銀子在民間放利子錢,從而飽了自己的荷包,胤禛對於自己查到的這些資料深惡痛絕,恨不得立刻將這些人都收拾了,但卻沒這麽簡單。

胤禛覺得如今是個好時機,隨著還銀的官員越來越多,剩下的就那麽幾個刺頭,他們追銀壓力會小很多。

戴鐸卻覺得情況沒那麽樂觀,剩下的刺頭才是真正的難處,這些人各個都是有來頭,身後站著的人便是胤禛也惹不起,不管是直郡王還是太子,他們都一貫強盛霸道,這些人有他們護著,哪裏好對付了,更何況其中的曹家、李家,更是皇上的人,四爺若真的強逼,只怕最後落得裏外不討好。

胤禛一臉冷硬,“即便如此,本王也要讓他們將借走的銀子都還回來。”

趁著如今還銀熱潮,胤禛帶著人手繼續開始上門追債,不過那些人走到哪裏,幾乎都被人時時刻刻跟著,偏偏還發作不得,一擡頭就看到雍郡王那張冷臉,這些人被折騰得夠嗆,只得進宮去找皇上哭訴。

就算戴鐸先前提醒過,胤禛也沒料到最後阻止自己的竟真的是太子。

康熙將胤禛召進宮,不許他再繼續跟在這些大臣身後要債,因為太子去說了情,請求康熙能寬宥幾年,容那些大臣慢慢還上這筆銀子。

對於太子的提議,康熙是很樂意的,他也不忍心看到曹寅、李煦二人見天找他哭求,而且他也覺得這兩人不容易,他們欠下百十萬的銀兩,有不少都是用在行宮上的,也算是為他花的,如今卻還要任勞任怨地還銀子,康熙只覺得曹寅與李煦對自己是再忠心不過,不免埋怨這老四做事太不知變通了。

既然如今庫銀已經追回了許多,那對剩下的這些人稍微松弛些未嘗不可啊,老四做事還是太急切了些,幸好太子給了他台階,追銀之事到此為止差不多就可以了。

胤禛走出乾清宮時,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從心底到骨子都覺得發冷,這件差事分明是皇阿瑪親手遞給他,眼見他馬上可以將這事辦好了,皇阿瑪卻覺得他急切了,不該這樣為難老臣。

這些人仗著皇上的寵愛,平時吃穿用度極盡豪奢,用的還是國庫裏的銀子,難道不該讓他們縮衣減食還銀子嗎?

分明不過一群蛀蟲,皇阿瑪與太子卻選擇維護他們,胤禛握緊了拳頭,心裏氣憤難當,他不理解為何二人要做出這樣的選擇,他知道皇阿瑪與太子都不是昏庸之人,明明以他們的睿智與目光,不可能看不出這些家夥的面目,為何還要選擇維護他們呢?

*

毓慶宮。

太子靠在紅木嵌雲石圓梗南官帽椅子上閉目養神,殿裏四下靜悄悄的,竟連風聲都微不可聞,更無樹葉飄落。

一個小太監匆匆走了過來,不等他開口,胤礽便睜開了眼。

“可是四弟來了,你讓他進來吧。”

胤禛跟在小太監身後,一路走來只覺得無比安靜,原本滿腔的憤慨也漸漸平息下來,等走到太子面前,他已經完全冷靜下來了。

“四弟是為了追銀之事而來?”太子擡眸,眼裏已經明了,此刻不急不緩開口,還給胤禛倒了一杯茶,舉止從容而矜貴,處處透著優雅貴氣。

胤禛沒有接過茶盞,而是直接道,“殿下為何要要幫這些人?”

他目光緊緊盯著對方,像是想要看破其心中所想,胤禛對太子一直都是比較敬仰,因差著一些歲數,他幼時讀書寫字都是對方教的,太子自幼當儲君培養,不管讀書還是騎射都格外出色,一身氣度更是卓然於眾兄弟間,那時候的太子雖然傲氣,卻也有著自己的抱負與才華,曾說過平生最不喜的就是庸人,為何如今卻要為這些碩鼠,與他背道而馳呢。

太子手一頓,目光移到胤禛的臉上,對上他的眼睛,只覺得那執著的樣子不禁讓人有些羨慕,“四弟小時候一直喊孤‘太子二哥’,什麽時候也喊‘殿下’了……”

他這句話似是不經意的喟嘆,胤禛一愣,待反應過來後,皺眉道,“幼時不知禮度,太子是儲君,身份尊貴,自當如此。”

胤禛與太子之間相處模式一直如此,雖然對方待他有禮,可胤禛時刻沒忘了尊卑,只當自己是其屬下,追隨其行事,雖然這是皇阿瑪為其選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