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二合一(第3/5頁)

在胤禟看來,前朝哪能與如今相比,當時確實有不少百姓為了出海私逃,致使農田荒蕪,但是今日卻不同。

“……因皇阿瑪大力推行那些高產作物,咱們的百姓糧食比原先多了許多,也正是如此,人口也比原先多了起來,如今鄉野間每家人口都要比原先多,等到他們成人,分到手的土地反而少了……”

其實他說的就是一種人地緊張的關系,這種事若是放在以前,他肯定是不懂的,但是自從與弘暉開辦了那個琉璃坊,他還要時常過去視察,有時也會聽到工人們的談話聲。

工人對於琉璃坊的存在是極其感激,按照他們所說,他們家中的土地都不夠多,偏生兄弟生得多,等到分家分產時,分到的田地很難養活自己的小家,工坊給他們的工錢反而成了一條出路。

胤禟認為,如今的大清明顯有好些人根本沒地可種,還不如組織起來讓他們出海。

康熙沒想到老九居然還能說出這般有見識的話來,可見這陣子是長進了不少,對於兩個兒子的發言,他未作出點評,而是將目光落在胤禛身上,“老四,既然這事是你家的弘暉引起,便由你這個當阿瑪的來說說吧,你自己是如何想的?”

胤禛的眉頭微蹩,這些日子他從弘暉那裏聽到了不少消息,心裏還真有很多想法,但是很多念頭都是又亂又雜,如今聽康熙發問,思忖片刻,斟酌開口道,“兒臣覺得西番諸國雖只是蠻荒之國,卻一直心懷不軌,於南洋一帶多有滋擾,若是實行海禁極為不妥……”

胤禩的唇微抿,手不自覺握緊。

胤禛腦海裏想的全都是從弘暉那裏得到的消息,那些西夷人喜歡對外探險,尋求財寶,數百年前發現了一塊未開化的大陸,對當地百姓大肆屠殺,只為了侵奪他們的金礦土地,而他們大清的富足足以引起這些海外之人的覬覦,南洋諸島就有人前來滋擾,雖然大清兵強馬壯,絲毫不畏懼那些西夷小國,卻也該留心堤防,不能完全地推行海禁。

“若按四哥所言,確實該派人仔細堤防。”胤禩眉眼含笑,看了一旁的胤禛一眼,“但是出海經商之事極為不妥,尤其是對朝臣與皇親而言,此舉有失身份……”

所謂“士農工商”,商者為末,身份低賤,若是大清的百官與宗室也去海外經商,讓那些漢人文臣如何看待?

康熙聽了這話心裏也不太舒服,若是他真的讓朝廷組織人手出海,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他這個當皇帝的,居然還要帶人經商?頓時面上有些不虞,胤禟見此連忙開口,“皇阿瑪,兒臣有一計。”

胤禟此刻有些著急,為了不讓皇阿瑪下旨阻止出海,他想了各種招兒,總算是想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皇阿瑪可知東印度公司?兒臣先前聽弘暉提起過,這東印度公司是英吉利商人組成的一個集團,得了他們女王的許可,由一百二十五人控股……”胤禟只覺得自己此刻大腦無比清醒,明明當初從弘暉那裏聽來時,對其中的很多名詞都不是很理解,可此刻他卻可以完整地將當初聽來的事情講給康熙與眾多兄弟聽,甚至還自發地為他們解釋起來各個名詞的意思。

胤禟腦海裏的概念越發清晰,他目光灼亮地看向康熙,“皇阿瑪,咱們也可以開一個這樣的公司,由專門的人員來負責,百官宗親都可以入股投資,卻不可以參與其出海之事,甚至還可以讓那些富商來入股,他們同樣不可參與出海……”

出海只能由這個專門的公司來負責,關口看管嚴實,只能由官方來管理出海貿易,尋常百姓與朝中百官都不可私自出海,這樣以上諸多問題便沒有了,百官與宗親只是入股,不會有失體面,百姓也無法私自出海,不用擔心人心浮動。

眾人若有所思,不得不承認胤禟這個主意確實不錯。

康熙看向胤禟,“那你可知道這公司的具體運作?”

胤禟一愣,頓時磕磕巴巴起來,說了半天也沒說出什麽名堂,心裏不禁懊惱,當初他怎麽就沒問問弘暉要怎麽具體運作呢?

康熙看著他這模樣,便知胤禟定是答不出來,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

……

……

弘暉沒想到出海的事情最後居然是以這種形式定下來,以公司為集體進行出海,對於尋常百姓而言,依舊受限,但是對比最開始的時候,總歸也算有些發展,最重要的是這公司是交給他來負責的,由胤禟從旁輔佐。

他合理懷疑康熙之所以將這事交給他,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對這公司的運行各方面比較熟悉,另一方面便是自己手頭現有的出海資源。

王岸等人自身素質過硬,遇上了那麽多的大風大浪還平安回來,這其中不乏運氣使然,卻也給他們帶回來了很多情報,而且因為他們有過出海的經歷,很多時候都能當作一個參考,這要比旁人毫無頭緒地從頭準備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