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兩章合一(第2/4頁)

見他這麽自信,這老祭酒也想見識一下這位弘暉阿哥的本事,他沉吟片刻,然後擡起眸看向眼前的年輕人,“行,今日你盡管進去,至於能不能說服他們,那就看你本事了……”

弘暉在來國子監的路上,就已經從德伍與烏智口中聽到了更多關於這國子監的消息,比起那些滿蒙聯姻貴族的子弟,這國子監是真的有外國人,除了周邊藩屬國高句麗、安南等國外,還有俄羅斯的學子。

如今的俄羅斯可不是一個老實角色,在東北那一塊小動作不斷,甚至在康熙早些年,還與清朝士兵在黑龍江那一帶打起來過,雖然當時沒讓他們占到便宜,但是沙俄當時也只是暫避鋒芒,實則一直暗中蟄伏想要尋找合適的時機。

草原上的準噶爾一部叛亂不斷,其中就有沙俄從中尋機造勢的緣故,從順治時期到如今的康熙上位,清朝與沙俄那邊交手過好些次,還擒獲了不少戰俘。

對於俄羅斯戰敗的戰俘,雖然已經對清朝投降了,但是康熙對他們壓根就不放心,直接將他們押送到京師,將這些人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而為了展現自己的仁愛寬厚,康熙對於這些投降的戰俘沒有進行趕盡殺絕,而是安排他們與清朝的百姓進行婚娶,想要使其徹底歸順下來。

康熙對這些人恩威並重,不僅給了俄羅斯戰俘優渥的生活條件,他們到了京師後不僅有吃有喝有住處,還給安排了娶媳婦,甚至還能像八旗士兵一樣能領到俸祿,不過這些人也不是吃白飯的,康熙將他們整編到鑲黃旗旗下的獨立一支佐領,將其稱為阿爾巴津人,平時主要從事一些文書翻譯的工作,大多數在理藩院任職,而理藩院正是清朝用來處理與外國交際的地方,可見這些人也算是物盡所用了。

如今的阿爾巴津人差不多就是當初那俄羅斯戰俘與清朝百姓結合生下的後代,他們的子弟也會進入到國子監學習滿漢的學問,可見這國子監反而是一個相對比較開放的地方,裏面的學生除了滿漢兩族的外,還會有其他國家以及民族的,平時也會接觸到不同國度的習慣與文化,在適應度上比旁人都要強幾分。

但是就像那老祭酒所說那般,這國子監裏的大多數學生,還是本著仕途而來,那些外族之人,也都是出於政治目的才會來京師學習。

可又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進士進入仕途,這國子監裏也是有不少人他們的學問壓根就不可能有走上仕途的一天,那弘暉如今提出的講學對他們而言同樣是條出路。

這國子監也是有不少二世祖,他們平時讀書不行,完全是靠著家中養活,但是這些二世祖等到成家以後,若不是長子那能分到的祖業與家產都相對比較少,他就不信這些人當真都甘願就此沉沒下去。

弘暉心裏的計劃越發明朗,他將烏智與德伍招了自己身邊來,三人湊近,弘暉將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一托出,如今既然已經說服了老祭酒,烏智與德伍想要進這國子監不是難事,弘暉如今不過是叮囑他們一番,但他自己卻不打算進去,而是要轉身去胤祉那裏。

就如同先前所分析的那樣,他能說動這國子監裏一部分學生出海講學,但是這些人多是二世祖出身,不能真指望他們能有多少學問,真正負責講學的人,還得另找旁人,而這項任務找胤祉正合適。

弘暉其實是非常想將他這個三皇伯扔到海外去講學的,他都能想象得到,若是能將一個郡王弄到海外去講學,到時候肯定會有一大批學子都願意奔赴跟隨而去,但是不用嘗試弘暉就已經知道這條路肯定行不通,就算他口才再好,康熙也壓根不可能會將自己親生兒子去涉險出海,而且還是去西洋那麽遠的地方。

為此弘暉只好遺憾地退而求其次,既然胤祉不能親自去出海,那就為他交出一支優秀的出海講學隊伍吧。

對於主動找上門來的大侄子,胤祉心裏一點也不歡迎,而等聽完弘暉說完此次的來意後,胤祉更是差點被自己口中的茶水給嗆到,“咳咳咳,你、你說什麽?你讓我去給你弄一支出海講學隊伍?”

胤祉的聲音都拔高了好幾個度,兩眼瞪大不可思議地望著弘暉,他當真不知道這個弘暉這小子是怎麽想的,胤祉險些都氣笑了,這弘暉也是真敢開口,他當出海是什麽好事麽,而且還是去給那些洋人講學,那個讀書人願意幹?

對比胤祉這麽大的反應,弘暉此刻顯得要平靜得多,哪怕是胤祉那口茶水險些要噴到他身上,弘暉也不過是面不改色地將自己做的位置挪得遠些,然後一臉淡定地開口,“據侄兒所知,三皇伯您學問一向不錯,也結交了不少學子,想必其中必然有不少才華斐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