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圍繞復核軍隊花名冊一事, 朝堂之上的明爭終於落下帷幕。因各地駐軍遠近不一,最終復核各地駐軍花名冊是個漫長的計劃。首先便是凍結戶部關於這些年軍糧軍餉發放的賬目,然後派出巡按組巡邊。

尤其西海沿子、粵海這等地方, 光是路上行程就需月余。方案定下來之後,朝廷這邊很快便組織了好幾支巡按組同時出發。

朝廷派遣的巡按組雖然人數不算極多, 但是參與部院齊整。都察院為總攬,派遣官員監督監察過程;因本次巡邊有些地方太過邊遠,龍禁尉負責安全,亦是致和帝想更全面掌握軍中情況,故不派京營,而派自己親衛參與;刑部只派一小吏,負責解釋律法問題;兵部和戶部作為此事巡邊的被審計方, 亦要派人或是解釋賬目, 或是認可結果,或是提出異議。

至於線路規劃也極是合理,能最大限度的節省時間。以平安州和西海沿子互查為例。

朝廷巡按組先到平安州傳旨, 平安州知道朝決定後,迅速組織平安州監軍並參與此次督查的隊伍與朝廷巡按組同往西海沿子;等西海沿子的花名冊核對清楚後;再由西海沿子也組織一支督查隊伍返回平安州, 復核平安州的花名冊及糧餉領用情況。如此一來, 互查的兩地都是在同一組巡按成員的監督下完成互相督查, 也能盡量公平。

在組織巡按組的這段時間裏,朝堂的其他大事自然也沒有停擺, 而是同步進行的。之前江南攔截王家船隊出逃時,首功自然是林如海和錢益年立下的, 但還有其他人立了功, 譬如松江守備柳茂。

因攔截叛黨出逃有功, 柳茂被調回了京城, 入龍禁尉做了四品帶刀侍衛。

柳茂雖是理國公府的旁支,但這些年一直在江南為官,與平安州、西海沿子皆無瓜葛,又因其武藝高強,錢益年和林如海都推崇備至,剛升四品侍衛不久的柳茂便被點了進入平安州——西海沿子一線的巡按隊伍。

同時,進入這個巡按組的還有張修之子張煦。

張煦本來是翰林院庶吉士。為了加快核對戶部賬目,被借入戶部整理賬目。

這次要派巡按組巡邊,因許多組平行進行,各部院也缺人手啊。在這次整理賬目中表現好的翰林院庶吉士、國子監學子等人直接就被借入了巡按組。

為了避免朝會上再因巡按組分組的事爭執不休,甚至從翰林院、國子監借調這批人都是抓鬮隨機進入的各個巡按組,就是那麽巧,張煦偏偏就要加入巡按平安州和西海沿子。這結果簡直將司徒硫氣得倒仰,卻又無可奈何。

東宮這邊倒是如賈赦策劃的那樣,甚是低調。自從張修推動了軍隊互查之後,東宮幾乎沒有插手此事。可是這分組結果偏偏都仿佛是故意向著東宮似的,讓司徒硫不得不懷疑蘇丞相已經倒向了司徒碧。

說來也巧,就在各個巡按組陸續出發之前,盛澤一行人回來了。而且是帶著巖親王府的心腹探子劉光回來的。

盛澤離京已經許久了。彼時林如海剛在朝會上提了要復核京營的花名冊,硫親王府就意識到有可能全國駐軍的花名冊都會被復核,當時司徒硫就派遣了心腹探子劉光前往西海沿子報信。

畢竟於硫親王府而言,南安王府的兵權是絕對不能丟失的。

當然,彼時賈赦也已經料到硫親王府多半會派人報信,提前讓盛澤出門攔截。而這對盛澤而言,是一樁難度極大的事情。倒不是盛澤的個人能力不足以攔截劉光,而是盛澤並不知道硫親王府派往西海沿子的報信的人有幾波,是多少人,長相如何。

此等情況下,不但是讓盛澤大海撈針,甚至還不知道自己要撈的針長什麽樣子。

可是盛澤依舊成功攔截了劉光回來,這裏頭也有一樁鬥智鬥勇的故事。

盛澤作為平安州曾經最出色的探子,靠的當然不僅僅是高強的武藝和跟蹤能力,任何行業,能做到頂尖靠的都是智慧。

接到任務之後,盛澤帶了一批兄弟出門,只留了幾人輪流監視硫親王府,看那段時間有誰出門一路向西,而盛澤本人則是帶著人直接出了西門,頭也不回的一路狂奔。

古時候最快的交通工具便是馬匹,但和官方不一樣的是,驛丞在任何一個驛站都可以換人換馬,而像盛澤這樣的私人探子,則需到了大的市鎮買馬,否則便是將馬匹跑死了,一日能趕的路程也有限。自然,劉光也一樣。

這也是盛澤為什麽要帶著許多人出行的原因,每到一個大的市鎮,盛澤就會將好的馬匹都買走,然後留一人在市鎮上觀察前來買馬的人。因盛澤比劉光早出發一日,劉光便是披星戴月,不眠不休,也是在盛澤一行身後的。

然後每每要換馬的時候,劉光都買不到好的馬匹,如此又拖慢了速度。就這樣,數日之後,盛澤一行便不再趕路了,埋伏在西去西海沿子的必經之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