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第3/4頁)

所以在分級治療對於醫療人員的需求量並沒有諸位想象的那麽大,而且我已經想好這批人去哪裏找了。”葉一柏笑道。

“哪裏?”周郝仁急急問道,這急切的話一出口,周郝仁自己也覺得有些臉紅,幹咳一聲,拿起水杯抿了一口。

“民間、各大公共場所醫療室,學校醫學生。”

在車站醫療室的時候,葉一柏就有意識地問過胡樂關於這方面的問題,平津城作為北方大城,雖比不上上海,但卻也是華國裏醫療衛生體系較為完善的大城市了,平津大學還有正兒八經的醫學系,胡樂這種“赤腳醫生”也不少,他們只接受過粗淺的醫療知識培訓,但在實際工作中積累的大量的實踐經驗,這樣的人,只要稍微一培訓,就會是一個合格的抗疫醫生。

還有醫學生,這是平津城裏最大的,具有足夠的醫學知識,稍微培訓就能上崗的群體。

會議室再次陷入了安靜,這已經是這場會議第三次出現這種安靜的場面,與第一次的驚愕第二次的沉默不同,這一次的安靜更多的是思考。

與會眾人都是平津城的實權人物,能走到他們這個位置上的,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他們聽著葉一柏的解釋,琢磨著,思考著。

“醫學生和民間醫生能行嗎?”

“能行,我會制定好操作手冊,只要會用呼吸機和靜脈注射,就夠了。或許我剛剛說得不是很明白,我們當務之急是控制疫情讓它不再發展,只要控制好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平津城就能重新變得安全,這兩步需要大家全力配合,至於已經感染的病人的後續治療,我會全權負責。”

這回,會議室裏的人都聽懂了。是啊,將所有感染的病人都集中起來,沒有傳染源了,平津城就安全了,就能恢復秩序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豈是那麽容易的,是了,葉醫生剛剛說了,區域封鎖,以甲保制為基礎,網格化。

但強行要求隔離可能會激化矛盾,所以就有了分級治療,精確統計,每日公示,讓民眾們知道隔離不是等死,是治療,隔離是對平津城有好處的,感染人數是否減少一目了然,一個晚上,這位葉醫生居然都考慮到了!

“那葉醫生,醫生有了,那醫院呢,現在平津城的感染人數恐怕要以萬計,每天死亡人數也在百人以上,平津城的醫院根本負擔不了這麽大數量的病人。”

“我昨天研究過地圖,平津城有兩個大型室內體育館,還有火車車廂,鐵路停運後這些火車就空置著,火車車廂裏設施完善,當做隔離點綽綽有余。”

民國時候的火車那都是長途,動輒以天計算,因此許多火車大都是臥鋪,特別是一等座,那條件比之普通百姓家中還要好上幾分,用來隔離自然是足夠了。

可行。

葉一柏的話落,在座眾人的腦子裏不約而同地出現了這麽兩個字。

可行,真的可行,封城後,火車站幾乎無人進出,且火車車廂長且多,且一個個隔開,這條件比之體育館還要好上不少。而且這病人都在一塊了,看似難的統計,好像也不那麽麻煩了嘛。

“葉醫生,您看一句實在話,如果我們照您說得去做,平津多久能恢復正常?”

“三個月,第一個月嚴格落實措施,降低感染和死亡人數,第二個月,排摸完畢,控制住感染源,放開部分封鎖,爭取恢復部分生產、供應等城市功能,第三個月,逐步恢復城市正常秩序和功能,沖開鐵路。”

葉一柏的話說得堅定而果斷,讓整個會議室裏的人的呼吸都粗重了幾分。

“區域封鎖的動作太大了,即便我們都同意,但阻力還是有不少的,我需要時間去做工作。”說話的是會議桌左側第二個位置上的男子,他神情嚴肅,面容誠懇。

“飯本來就是一口一口吃的,我們可以先做試點。比如南江區,北方最大的糧食交易市場在這裏,這一塊必須最先恢復秩序,我們可以從南江區開始試點,畢竟現在人手確實十分有限,想要一下子攤開也會力有不逮。”

“這個好,有效果的話就更有說服力,而且南江區如果能恢復秩序的話,整個平津城就盤活了。葉醫生,那個網格化,您詳細說一說……”

“網格化就是……”

“葉醫生,我們下頭雖然實行甲保制,但說實話我們平時對他們的管理十分有限,我覺得在以甲保制為基礎,還應該設立直接管轄的搜查隊,這樣雙重保險會更好。”

“術業有專攻,這是諸位擅長的,我不會過多參與,我只會從我的專業角度給出建議,比如感染病人住過的房子需要用生硫磺和石碳酸消毒。”

“葉醫生……”

會議室裏眾人你提問我回答,從沉默到熱切,從懷疑到充滿希望,周郝仁的筆尖與筆記本快速摩擦著,一行行清晰而有力的字出現在其上,他忽然感覺到眼眶有些酸澀,是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