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3章 被迫的建言獻策(第2/2頁)

“這其實就是把老百姓和企業辛辛苦苦掙的那點錢,揣到自己的兜裏,說好聽點,這是中飽私囊,損公肥私,說不好聽點,那就是挖社會主義墻角。”

方辰就是靠著倒匯率掙到的,在俄羅斯的第二桶金,自然深知匯率虛高會產生的嚴重問題。

畢竟除了美國以外,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通過開動印鈔機來增加國內財富,所有多印出來的紙幣,最終都會化作通脹,被本國老百姓所承擔。

想要財富增加,必須使生產的事物能夠產生實際的價值才行,也就是所謂的流通、交換。

“那你覺得,采用浮動匯率制度如何?”朱院長思慮一會問道。

“我覺得在現行階段不合適,我們的金融實在是太脆弱了。”方辰苦笑道。

朱院長沉默的點了點頭。

一個國家的匯率,分為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兩種制度。

固定匯率是以本位貨幣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作為確定匯率的基準,各國貨幣間的匯率基本固定,其波動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內的匯率制度,也就是以本國信用和外匯儲備來為設定的匯率背書。

而浮動匯率是一國貨幣的對外幣值,依據外匯市場上的供求狀況,任其自由漲落,對匯率的波動幅度不予固定,而國際上現行的匯率制度大部分就是浮動匯率制。

全球金融體系自1973年3月以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就不復存在,而被浮動匯率制度所代替。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業國,如美國、英國、德國、東倭等。

在浮動匯率制下,各國不再規定匯率上下波動的幅度,中央銀行也不再承擔維持波動上下限的義務,各國匯率是根據外匯市場中的外匯供求狀況,自行浮動和調整的結果。

簡單的來說,浮動匯率就是市場匯率,一國國際收支狀況所引起的外匯供求變化,將是影響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更能反映一國的實際匯率情況。

國際收支順差的國家,外匯供給增加,外國貨幣價格下跌、匯率下浮。

國際收支逆差的國家,對外匯的需求增加,外國貨幣價格上漲、匯率上浮。

而采用固定匯率,一旦被索羅斯這樣的金融大鱷盯上之後,如果本國央行不能抵禦這些金融大鱷的進攻,那就只能轉換為浮動匯率,就如同開放自己柔軟的肚皮,任由這些金融大鱷宰割。

固定匯率存在如此大的風險,但為什麽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還是願意采用固定匯率,甚至泰國、印尼等國是在1997金融危機時,才被迫將匯率制度改成浮動匯率制度。

而華夏更是在2005年,才宣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其原因是,相對於浮動匯率,固定匯率有減少了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有利於國際貿易、國際信貸和國際投資的經濟主體進行成本利潤的核算,避免了匯率波動風險,對發展中國家有利。

而且采用固定匯率的國家,往往會將本國的貨幣高估一些,畢竟誰都想讓自己的錢值一些。

至於,為什麽華夏沒有在1992年被索羅斯盯上,第一是因為華夏的體量太小了,索羅斯看不上眼,第二則是要感謝華夏落後的金融體系建設,根本就沒有給索羅斯等金融巨頭做空外匯市場的工具。

但這樣說,並不意味著匯率對於華夏不重要,匯率永遠是一個向外發展國家,不可繞過的重要一環,關乎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發展。

尤其是對華夏這樣,現階段對外匯極為渴求的階段。

這一點,從現在國內的企業,一直以能否出口創匯論英雄就能看出來。

此時在華夏,一家企業生產的產品只要能出口創匯,即便賠錢也無所謂,國家不但會對其有相應的補助,地方各有關部門也會視其為香餑餑,掌中寶,可謂是要錢有錢,要榮譽有榮譽。

在八九十年代,外資來投資,華夏在給予優惠的時候,大部分要求其要有相當比例的產品,或者全部產品是必須要出口的,不得流入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