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華夏半導體之父(第2/3頁)

畢竟他沒給水木丟人。

再者說了,水木的課程的確不錯,但他聽聽就能學會點什麽,並且能應用到擎天身上嗎?

恐怕也未必。

終歸,現實和理論之間還是有不少差距的,而且他缺的課實在是太多了,這冷不丁的去聽那麽一兩節課,也沒什麽意義。

到是蘇妍整日裏高興的很,每天似乎都跟過年似的,傻樂傻樂。

對於她而言,心上人好不容易回來了,並且還整日陪伴著她,兩人一有空,就攛掇著吃各種好吃的,這不就跟過年似的嗎?

而且她最近還迷上了裝修。

不得不說,這種親手打扮自己愛巢的感覺,著實挺好的,讓人有種由心而發的幸福感。

只不過,沒過幾天,蘇妍這幸福且美好的小日子,突然就被打斷了。

張如京答應見方辰了,並且在答應的第二天就啟程來到了燕京。

坐在擎天大樓,自己那間久違的董事長辦公室,方辰面帶微笑,頗有敬意的看著這位,前世七十歲了,還工作在華夏芯片一線的老將,被譽為華夏半導體之父的張如京博士。

在前世,在華夏芯片制造領域,赫赫有名的扛把子,也是唯一能跟西方發達國家在集成電路晶圓制造上有一拼之力的中芯國際,就是由張如京創辦的。

純晶圓代工行業全球市場銷售額排名中,中芯國際占全球純晶圓代工市場份額的6%,位居全球第四位。

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算神威太湖之光芯片就是中芯代工的。

能在華夏這樣,技術被各種封鎖的國家,做到這種地步,可以說中芯國際是成功的。

而中芯國際的成功,遠遠離不開張如京這些年的無私奉獻和鼎力扶持。

可以說就是張如京,單憑一己之力,把落後的華夏拽進了最尖端技術的芯片賽道,使得大陸這才有了今天不怕被美國卡的硬氣。

而張如京本人更是赫赫有名的傳奇人物。

張如京不到一歲便隨同父親前往了灣灣,然後以優異的成績,一路考上了灣灣大學,並之後前往美國留學,先後取得工程學碩士和電子學博士的學位。

並且因為才華出眾,才29歲就博士畢業的張如京,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集成電路的發明人傑克·基爾比的賞識,加入到了其在美國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的團隊,從此跟世界頂級芯片研究掛上了鉤。

然而在六十年代,華人就在美國半導體行業嶄露頭角,天才工程師和卓越企業家不斷湧現,張如京在德州儀器的頂頭上司邵子凡博士,就是全球最頂級的芯片制造工廠建設專家。

所以在邵子凡的提攜和栽培下,張如京迅速成長,成為了公司技術骨幹。

但是在技術上幹了八年之後,德州儀器突然安排張如京去劃地盤,建廠去。

這樣的職位改變,恰巧把張如京最具有天賦,最擅長的一件事給逼了出來。

張如京先是在美國本土的德州,建4座芯片生產廠。

緊接著到歐洲意大利,後來再到東南亞,東倭、新加坡、灣灣,一連串建了10座廠。

一個廠種下去,一簇簇“芯片人才”長出來。

張如京成了芯片業裏的風向標,他去哪建廠,哪裏就成了芯片市場熱土。

同行叫他“建廠高手”,德州儀器成了“播種機”,到處撒芯片種子。

全世界跟著沸騰,高喊著口號:“芯片技術在美國,生產就在東南亞”。

然而就在張如京事業蒸蒸日上,成為全球芯片行業知名的建廠專家之後,他的父親問了張如京這樣一個問題:“你什麽時候去大陸建廠?”

作為一個華夏人,一位冶煉專家,張如京的父親一直記掛著華夏的科技發展,也一直希望張如京能為華夏做一些貢獻。

於是乎,在張如京在德州儀器工作二十年的退休之際,張如京跑到了華夏考察了一番,準備在內地建廠,填補國家在芯片技術上的空白。

但奈何華夏的確沒有建造集成電路晶圓制造廠,也就是芯片廠的基礎。

無奈,他只好帶著人回到了灣灣,開辦了世大公司。

張如京單純的希望,在灣灣建一個、兩個廠,然後三個、四個復制到內地,這樣就能把內地的芯片搞起來。

不得不說,在芯片廠的建造上,張如京著實有出類拔萃的才能。

這位“建廠狂魔”成立世大公司僅三年,就在燒錢不見底的芯片業開始賺錢。並成為灣灣僅次於台積電和聯電的第三大芯片工廠。

張如京的意圖太過明顯,以至於各方面都有人盯上了他。

三年後的一天,張如京被一位業界大佬叫到私人餐廳,秘密會談了4個小時。最後扔給張如京兩個選擇:要麽滾出芯片業;要麽同意賣出世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