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第3/4頁)

*

宋恂開始了每天下班教丈母娘開車的日子。

不過,教了兩天以後,為了不讓自己的好女婿形象破滅,他又把總是弄錯刹車和油門的丈母娘交還給了二舅哥。

自己則躲在辦公室裏加班。

前幾天,孫翊得了宋恂的交代以後,已經去下屬的各家單位打聽了,幾乎每家都遇到了人才緊缺的難題。

而其中最麻煩的,除了水產制品廠找到的那個水產加工技術員,還有漁輪修造廠想要挖角的兩名工程師。

宋恂聽完孫翊的匯報後,讓他將幾個廠的用人情況告知了公司人事科。

請人事科的同志幫忙解決一下。

他本以為由做人事工作的專業人士出面,事情應該很好解決。

可是,人事科長魏紫卻氣呼呼地找到了他的辦公室。

“宋書記,實在不行就招幾個大學生吧,那些研究所裏的技術員和工程師實在是不好辦調職手續!”

宋恂忙問她具體情況。

“漁輪修造廠要聘請的那兩名工程師是船舶設備研究所的,研究所裏的技術人員有上百人,工程師有三十人,他們在單位裏並不受重用,在項目中發揮不了什麽作用。咱們這邊給的工資高,待遇好,而且來了就能負責項目,那兩位工程師就打算跟研究所辭職,來咱們這裏了。”

“不過,研究所視他們為單位所有,對辭職申請不予批復。我聯系到兩位工程師以後,讓他們直接將辭職申請交到地區人事局,人事局的同志了解了情況後,同意他們離開。”

宋恂頷首說:“這不是挺好嘛。”

“不過這還不算完,”魏紫皺眉說,“人事局已經同意他們辭職了,但研究所那邊卻一直不聽勸。死攥著兩人的人事档案,不肯放人離開。我找了地區人事局的熟人,請領導幫忙給研究所打電話協調了,還是不行。如果讓兩個工程師直接走人的話,他們的幹部身份就保不住了,而且工齡也無法連續計算。現在那兩個工程師已經打退堂鼓了。”

“水產制品廠想聘請的那名技術員怎麽樣?單位放人了嗎?”宋恂問。

“那邊還行,剛開始也不放人,我給他們打了很多次電話,也讓人事局的領導打電話幫忙說了話,水產品加工技委昨天已經同意放人了。哎,這種情況不是咱們一家遇到的,人事局已經碰到好多起了。”魏紫無奈攤手,“‘人才單位所有制’,沒辦法!”

只有用非所學的人,或者到邊遠地區的人,才算是合理的人才流動。

其他原因都可以被歸結為不合理。

宋恂手指在腿上點了點說:“這件事你再繼續跟進一下,我這邊也想想辦法。另外,人事科也得及時到下面工廠調查一下,知識分子政策的落實情況。如果還有知識分子得不到重用,被人用有色眼鏡看待,咱們公司黨委要及時出面糾正,為這部分同志正名。”

魏紫躑躅少晌,答應下來就離開了辦公室。

她雖然不樂意插手知識分子的工作,但現在單位裏正是用人的時候,外邊的人進不來,就只能在單位內部挖掘了。

魏紫離開後,宋恂獨自站在窗前捋順整件事。

他就任書記以來,雖然不怎麽過問生產經營了,但人事工作卻是他工作中的一個重點。

他本人就是搞技術出身的,很清楚技術人才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

所以,船隊賺了錢以後,他一直想辦法在科學技術方面加大投入。

而水產科學技術在整個國民經濟的調整中其實是一個短線,相對比較冷門。

這樣的人才並不好尋找,好不容易找到了合適的人,若是對方工作單位不肯放人的話,就更是雪上加霜。

要想解決當下的技術人才短缺問題,就得先打通人事局那一環。

最起碼,如果人事局批準了,而原單位仍是不肯放人的時候,人事局應該及時采用行政手段進行幹預,而不是一直和稀泥。

宋恂給相熟的一位人事局副局長打了電話,聊了很久關於人才合理流動的問題,請對方幫忙關心一下兩個工程師的調職事宜。

放下電話,他當晚就寫了一篇題為《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打破人才單位所有》的文章。

他以本單位求才若渴,卻屢屢碰壁為例,談及當下國營單位間人才流動的壁壘過厚問題。希望人事部門可以了解一線生產單位的實際用人需求,尊重人才本人的意願,充分發揮紐帶作用,促進人才合理流動。

如若人才所在原單位態度強硬,拒不配合,人事部門可以行使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幹預,比如向該單位發放限期調轉的通知。

宋恂找了黨校老師的關系,將這篇文章發表在《省日報》最新一期的頭版,並轉載到了《海浦日報》上。

當即就引起了許多用人單位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