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抽背(第3/3頁)

另一個考生道:“我倒不想留在京裏,我的盤纏是村裏鄉親們給我湊的,說我要是能成我們村第一個進士,整個村都是榮耀。我要回去,當了官給我們村辦學堂,讓我們村出更多進士。”

謝重錦聽到這兩人對話,還暗暗留心。覺得他們品行端正,若考得不錯,可以重用,同時又覺得長黎舉國富裕道阻且長,還是有很多小地方的百姓條件艱難。他回來後把聽到的這段對話跟陸雪朝講,陸雪朝說:“那我們就更要努力了。”

前段日子玉京大清洗,正是缺人之際,謝重錦突然就想到了那兩個考生。一查他們近況,都在玉京做了官,因為不肯同流合汙,被打壓得挺慘。

謝重錦指示沈鶴洲給他們調職。其中就有件令人唏噓的事,當初那個說當官後要回村的人,在留在玉京任職和回家鄉當官之間,選擇了留在玉京。

真正見過了玉京繁華,見過了天壤之別的差距,他不願意再回去了。

他依然是個好官,當初資助過他的鄉親,他都將銀兩十倍奉還。在玉京娶了妻,有了孩子,想給他們更好的環境。這是人之常情,無可指摘。

所以謝重錦在決定讓周子琰做秋淩知縣時,詢問他願不願意。

畢竟人非聖賢。

“清疏覺得他會後悔嗎?”謝重錦問,“如果他見過玉京,也許會後悔,他還不知道世上有那麽繁華的地方。就像我深入民間之前,也不知道世上會有如此貧瘠的地方。”

陸雪朝搖頭:“赤子之心,難能可貴,我不能斷言。”

他雖能看透人心,有時卻也不是看得那麽透徹。

如果人人都想留在玉京,繁華的永遠只會是玉京,而不是長黎。謝重錦已將玉京官員都換成清正廉明之人,可長黎還是有那麽多百姓受貪官汙吏迫害。

長黎需要有人留在這些小地方,不願意的無可厚非,願意的,值得萬謝。

“那這裏就交給他了。”謝重錦道,“明日我們去雲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