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節 入住(第2/2頁)

丁9區裏面的建築物暫時還不多,只有稀稀拉拉的二三十間住宅小屋。由於是最新擴建出來的小區,所以除了公廁和水房這些必備建築外,商店和澡堂這些暫時還沒有配備,道路也還是夯土路,石子都沒來得及鋪。

然而於承德這些人是從漁村出來的。漁村有什麽?雜草叢生的小徑,低矮的窩棚和草屋,遍地垃圾和亙古不變的魚腥……所以他們對刷著漂亮桐油的木屋,幹凈整潔,橫平豎直的小區是沒有抵抗力的。

笑呵呵從屁股口袋掏出一串鑰匙的馬主任很快打開了幾間散發著天然桐油味道的木屋。

現如今的木屋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了。全部由標準件構成的小屋吸取了之前版本的經驗,無論是在結構強度還是舒適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事實上除了沒有水泥地下室和泳池之外,穿越國的小屋單從質量上來講,是要超過後世的美帝木屋的——至少這裏的基樁和板材厚度更加給力。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美帝的小屋被龍卷風刮跑後會有保險公司出面,而大員這邊什麽都沒有。穿越眾現在是一朝被蛇咬,被台風幹了一次後,全面提高了房屋的質量標準。

通常來說,這些小屋的建築面積在30—50平米之間。這種設計是針對移民家庭的:30平米的屋子可以隔出來3—4個房間,完全可以提供一家4口人的居住空間。

要知道,這兒的屋子是沒有廁所的,絕大部分人也不會在自己家做飯吃:食堂的飯菜有補貼,所以價錢便宜。

取消了廁所和廚房後,30平方其實就很寬敞了。如果一個家庭還有老人和更多的小孩,那麽還可以申請更大的屋子。

事實上這種情況並不多見:6歲以上的小孩都會被強制住校,只有星期天才會回家……大員這裏施行的是6天工作制。

而16歲以上的少年人通常也不會和父母在一起:他們不是在學校,就是在工廠的集體宿舍。所以說,父母只需要留出房屋面積贍養老人就可以了,年輕人不用他們操心,老爺們在祖國花朵身上投入的資源,遠遠超過了他們親身父母的想象。

在穿越國的移民規則下,中古時代常見的大家庭是不存在的:嫂子一定不會和小叔子住在同一個屋檐下,所有非直系親屬的家庭一定會被拆散。

……

於承德他們在將手中的草編袋放在新房後,就被拉去食堂吃飯了。食堂在隔壁小區,大夥一邊興奮地議論著新家,一邊跟著馬主任去認路。

大多數赤貧的人來到大員,需要工作一兩個月才會在經濟方面周轉開。馬明這邊來到食堂後,先是按規定填表簽字,然後按人頭領出了大夥一個月的飯票。

所有的飯票,房屋,衣物,包括一些生活雜物,其實都屬於貸款……羊毛出在羊身上,韭菜們最終是需要用自己的月薪來分期歸還的。

盡管身上還有一些用銀子換來的“鈔紙”,但是於承德並沒有急著拿出來買飯票:既然飯票是白借的,又沒有利息,不妨先花用著再說。

吃了一大碗新人“入夥”必備的海鮮雜菜白米粥後,村民們又跟著馬主任去了街道辦按手印領雜物。

包括被褥和臉盆拖鞋牙刷之類的日雜,街道辦這邊都有現成的。安排了兩個小夥子來回用小車推送後,馬主任開始正式給大夥分房了。

於承德家沒什麽好說的,30多平方的屋子足夠他一家四口落腳。而且當馬明看到於四寶的表格後,指著上面一行字告訴他們:於四寶應該很快就被某個部門召走培訓,因為他的特長是“潛水”,這是很吃香的本事。

大部分家庭很快就安排完畢了。而像巴爺爺這種隨時要翹辮子的孤寡老頭,一起逃難至此的村人自然也不會扔下他不管。於是馬主任就把老頭安排在了猴子家:猴子和他娘住一起,有空房間。

至於老頭的贍養問題,按例是由穿越國的民政部負責掏錢的,不會給村人添加負擔。

當天晚上,村民們百感交集地吃了一頓喬遷晚飯。看著桌上明亮的油燈,再看看地板上嘻哈玩鬧的孩子們,於承德不由得默祈了上蒼,感念了一番天無絕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