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收沒(第2/3頁)

眾僧相互觀望,因為主持被殺,臨時主事之人不得已出列回答道:

“啟稟世子,老僧在宗聖寺修行三十余年,不曾聽說過寺內藏有大乘佛法。”

高澄卻不信,他對著帶來的六百余名主持冷哼道:

“我早就聽聞你們僧人一貫敝帚自珍,今日一見,果然不假。”

同行的主持們有與老僧相識之人趕忙勸說,讓他快點將大乘佛法拿出來。

老僧有苦難言,他們真沒藏有什麽大乘佛法,當即讓廟中僧人將藏經閣中的經書盡數搬出,眾主持一一辨認,確實沒有所謂大乘真經。

高澄卻不信,非要讓自己麾下士卒大索寺廟,一番尋找確實沒有大乘佛經,但意外搜出了許多兵刃甲胄。

“昔日太武帝就因廟宇私藏兵械而屠戮沙門,你們居然還敢行此惡事,莫非是因當年之事,記恨國朝,意圖造反!”

高澄趁機發難。

各寺主持與宗聖寺僧眾都已經反應過來,這分明是高澄在設局。

就在老僧兩眼一抹黑將要昏倒之際,隨行的崔季舒進言道:

“仆以為此事或許是前任主持所為,與如今的僧眾無關。”

眼見高澄聞言頷首,老僧這才緩過氣來。

可崔暹卻黑著臉道:

“即使是前任主持所為,世子也應該徹查城中寺廟,看其中是否藏有兵械。”

眾僧的心再次提了起來,紛紛跪地叩首求饒,這種事情要栽贓可太容易了。

高澄不管,下令士卒將眾僧看管起來,再調派軍隊大索全城寺廟。

他之所以提前將六百名主持控制,就是為了防止有人組織僧眾反抗。

包括高隆之新建的那些寺廟在內,共有百余所發現廟中藏有兵械,所幸全是缺了主持的廟宇,倒也沒有殃及無辜。

高澄立即委托侍中高隆之將這一情況稟報天子,不管元善見是什麽想法,侍中高隆之都請來了聖旨。

元善見歷數僧人罪行,言稱是沒有大乘佛法修持自身所致,下令裁撤關東各處寺院,勒令僧人還俗,直至大乘佛法傳入。

又命高澄選拔高僧,西行求取大乘真經。

高澄冒著觸怒天子的風險,為僧眾上表求情,請求允許設置少量寺廟,控制僧眾數量,禁止私自剃度,設置度牒司考核發放憑證。

不久高隆之又為高澄帶來第二道聖旨,一切依照高澄所言。

高澄得了旨意,立即著手開展此事。

洛陽現今有寺廟一千三百余所,高澄大筆一揮,決定抹去零頭,只留十二所僧寺,一所尼寺。

而包括永寧寺、景明寺等大寺更不可能留下,高澄悉數裁撤,打算用來屯駐京畿兵。

這些大寺都設有校場,也不愁沒有操演的地方。

把軍隊放置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也讓高澄更有安全感。

而對於地方寺廟,高澄同樣一刀砍,每縣僅能設置僧寺一座,每州設置尼寺一所。

按照高澄的本心,讓她們生育子嗣,繁衍人口難道不好嗎。

可總有許多老尼姑,沒有家眷,又不能生育,縱使強行婚配給鰥夫,也討不到什麽好臉色。

設立尼姑庵就是讓她們能有個地方養老,往後肯定不會再頒發度牒給年輕女子,大好年華用來誦經念佛豈不可惜。

要想當尼姑?可以,六十歲以後再說。

至於僧人誰要還俗、誰又能繼續誦經念佛,小高王可沒有搞佛學考試的興趣。

他直接按照年紀來劃分,六十以上者,高澄就賜予度牒,讓他們繼續當和尚,小高王再不當人,也不好意思強迫六十歲的老僧去田裏耕種,為他繳納賦稅。

原則上每座寺廟僧人不能超過八十人,在年老僧眾把位置空缺出來前,絕不發放僧碟,堅持一個僧位一份僧碟的原則,絕不動搖。

當然,以上這些都與洛陽瑤光寺無關,瑤光寺雖是一座尼寺,卻不在留存的洛陽十三僧尼寺廟之中,也不在裁撤之列。

這是因為瑤光寺有它的特殊性,由宣武帝元恪所建,孝文廢皇後馮氏、宣武皇後高氏、孝明皇後胡氏,還有大量的妃嬪、貴婦人,先後在此寺出家。

就實質而言,這其實就是一座後妃療養院,前朝妃子都在此間修行。

爾朱英娥若不是爾朱榮之女,只怕也早就進了瑤光寺誦經念佛。

真要將瑤光寺裁撤,逼迫這些婦人改嫁,天下輿論洶洶,只怕會引起公憤。

高澄有意將瑤光寺以外,洛陽還俗尼姑們與京畿將士婚配,打算找個時間讓未婚的士卒來一次大規模相親。

與此同時,高澄也在盤算要不要自己做表率,往瑤光寺裏尋個美貌尼姑納進家門。

若是打定主意,就從孝明帝、孝莊帝、元曄、元朗、元恭這些人的妻妾裏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