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軍餉(第2/3頁)

高歡在晉陽設立霸府,以大丞相府掌控人事權,以都督中外諸軍事府掌控軍權,他重新劃分中外各軍。

將晉陽胡兵控制在二十萬人,與高澄麾下三萬京畿兵,合計二十三萬人為中兵,也就是中央軍。

五丁所納米糧為一名中兵士卒的軍餉,能得米糧十石,二十萬中兵不包含軍官,需一百一十五萬丁口供養。

高歡又對州郡兵進行精簡,使其與侯景、賀拔勝等人的私兵相加共計三十萬為外兵,也就是地方軍。

三丁所納米糧為一名外兵士的卒軍餉,能得米糧六石,不包含軍官,需九十萬丁口供養。

中外兵五十三萬人的軍餉合計需要二百零五萬丁口的賦稅。

這個數量多不多?確實多,一丁為一戶,以五口之家為一戶計算,足足占了關東在冊二千萬人口的半數。

但是再轉念一看,高澄滅佛,被迫還俗的僧人不下百萬,這些人獨自成戶,兩百零五萬戶,硬生生被砍去一半不止,再加上全國被寺廟隱匿的民戶們登記造冊,開始繳納賦稅,又能得數十萬戶。

佛教幾乎以一己之力為高家父子養兵五十三萬。

小高王表示:它真的,我哭死。

等崔季舒、趙彥深、崔暹三人傳閱完畢,高澄神色平靜地對崔暹道:

“錢糧運輸一事就由季倫主持,只需把京畿軍今年所需的米糧留下,其余盡數運往晉陽。”

高澄不會在這種事情上跟高歡耍心眼,反正將來都是他的。

崔暹應道:

“仆遵命。”

高澄又向崔季舒詢問了一遍田畝分配,崔季舒曾經有過在青齊之地分田的經歷,高澄便將這件事交給他來處理。

凡事都要小高王自己勞心勞力,還養著大都督府一群幕僚、文吏做什麽。

得到崔季舒一切井井有條的回答後,高澄放下心來,小崔只要不遇上刺客,還是信得過的。

高澄又叮囑趙彥深道:

“彥深,你需時刻注意,莫要讓人趁機在僧眾之間串聯,造成騷亂。”

“世子請放心,仆早已做好安排。”

趙彥深鄭重道。

高澄滿意的看了他一眼,趙彥深是個謹慎的人,要不是高澄半道截胡,高歡還會有一句對他的評價流傳‘彥深小心恭慎,曠古絕倫。’

三名幕僚各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但高澄不急於放走他們,又與他們商量了一番還俗僧人的婚配問題。

強迫他們還俗,可不止是分配田畝就行,即使讓僧尼之間自己消化,但僧多尼少,注定是要多出近百萬的光棍。

這件事不止高澄,三名幕僚也一籌莫展,總不能平空變出上百萬的婦人。

要解決這個問題,似乎只有一個辦法:掠奪人口。

送三名幕僚出府,高澄遙望東北方向,摩挲著下巴,暗道:

‘還俗的和尚們,即使身不在佛門,心裏也可以守著清規戒律,且忍耐幾年,我定會讓你們成家。’

翌日,一封高歡的奏折由高澄代為遞交,立即激起了千層浪潮。

正是有關軍餉問題的提案。

高歡請由晉陽發放軍餉的舉動,滿朝公卿對他的目的心知肚明,但又無可奈何,設立軍餉一事,無論誰反對都是與關東各軍作對,激起那群大頭兵的怒火可不是明智之舉。

十四年前,征西將軍張彝的兒子張仲瑀向胡太後建議禁止武官轉為文官,這一行為激怒了洛陽禁軍。

禁軍隨即發生暴亂,沖入張彝家中四處放火,惹事的張仲瑀與兄長張始均逃了出來。

父親張彝卻被抓住,拖拽毆打致死,張始均獨自回身救父,因孝而亡,只有害人精張仲瑀逃得性命。

陸希質直呼內行。

當時擔任信使在洛陽出差的高歡,恰好目睹了禁軍暴動的經過,而朝廷不敢深追的舉動也讓他明白,世道將亂,於是大肆揮霍婁昭君的嫁妝,廣結人脈。

斷人財路跟斷人前途一樣都是死仇,誰敢上言反對,駐紮在洛陽的京畿兵,以及同樣有軍餉只不過是從國庫發放的禁軍,馬上就會效仿前輩。

眾人只能自我安慰,不錯了,至少高歡還給天子留了點面子,沒把禁軍也給收了去。

若是作為天子親軍的三千禁軍,軍餉由高氏父子發放,那才叫丟人。

這封奏章的內容迅速流傳開來,關東各軍歡聲雷動,被列為中兵的晉陽胡兵與京畿兵自不必說,一人年俸十石,高歡、高澄兩父子下足了血本。

而州郡兵同樣歡欣鼓舞,中兵拿得多,是因為他們大部分要麽是高氏起家部隊,要麽是驍勇善戰的契胡人。

而他們自己,包括侯景等人私兵雖然不如中兵,每人也能分六石,雖然有種說法不患寡但患不均,但寡和無是兩回事,這些人從無到有,哪還會抱怨,反而會憧憬自己也被編入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