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嶽(第2/2頁)

孫騰沒有久留,當即向高歸彥辭行,如今他也只能相信高澄的判斷。

高歸彥將孫騰送出府,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他將要做一件大事,這讓他感到興奮,也有些許緊張。

對於族兄高歡,高歸彥更多的是感激。

他沒有忘記遠在長安的族弟,也沒有嫌棄自己私生子的身份,將自己接來關東享福。

高歸彥怨恨的是奉命撫養自己,卻待他刻薄的另一位族兄高嶽。

高嶽如今態度不明,但對於高歸彥來說,即使高嶽成功,以他對自己的態度,也落不著什麽好,若他失敗,自己反而要受他牽連。

更何況河北有厙狄幹、婁昭、段榮三人坐鎮,河南有高澄主持,據高澄信中所言,高歡只是被圍困在華陰,一時不能回歸而已。

如何選擇,高歸彥根本不需要猶豫。

他根本不看好高嶽能夠成事。

其實這一點高嶽也有察覺,否則面對這份誘惑,他也不會陷入難以抉擇的處境。

面對最高權力的誘惑,陷入糾結,這是人之常情,不為所動才是另類,自古以來就沒多少人能夠保持住這份清明。

若有成事的把握,哪還需要目光短淺而又利欲熏心的幕僚推動。

高嶽身邊聚集這幾個狗頭軍師也是無奈之選,一等一的人才早就進了高歡幕府,目光長遠之人也早早在高澄身邊押注。

連高琛這個親弟弟都能被打死的情況下,有識之士誰又會投奔高嶽這個堂弟。

以前幾個狗頭軍師安安分分,那是因為沒有機會,誰會在沒有一點機會的情況下,被權力所誘惑,打算折騰事。

而這一次高嶽留守晉陽,收攏潰兵,才讓他們動了心思。

這也是高嶽自己沒有預料到的,畢竟過往時候,他身邊這些人勤勤懇懇,沒有一點不安分的跡象。

孫騰離了高嶽府邸,便立即回家,他根本就沒有打渤海王府那群親衛的主意。

而高澄也沒有在信裏提及那支數百人的衛隊。

畢竟一旦高嶽與他的黨羽真有圖謀,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對渤海王府的監視。

按照高澄的計劃,單憑孫騰府上的家兵足以成事。

高澄並不知道高嶽的具體位置,他又不是透視眼,可以看穿城墻。

但他可以確定一點,高嶽絕不會待在府上。

穩定甚至控制潰兵才是重中之重,哪有安居府中的道理。

也才有了這條計策的可行性。

孫騰為了不引人注意,分批次讓心腹領著家兵出府,埋伏在高嶽歸家時的必經之處。

高歸彥則在約定時辰出府向三級佛寺行去。

“你說什麽!”

高嶽蹭地一下站起身,看著淚流滿面的高歸彥,不敢置信道。

“兄長,老夫人快不行了,醫者說已經到了彌留之際,就盼著能見兄長最後一面。”

高歸彥哽咽道。

高嶽感覺頭腦一陣暈眩,他自小喪父,是母親山氏辛苦操勞,才將他拉扯長大。

幼年生活與另一位孝子,在洛陽掌握禁軍兵權的趙彥深相同。

因此歷史上,兩人在母親病故後,都是一樣的狀態:形銷骨立。

高澄曾經在信都初見高嶽母子時,也是選擇在山氏面前裝乖巧孫兒來拉近與高嶽之間的關系。

也正因為他知道這一點,才有了這個利用高嶽至孝的性格來設下陷阱。

山氏身體一直不好,好孫兒高澄當然知道這個小消息,平日裏沒少讓高歡代為轉達慰問。

歷史上,山氏就死在兩年後。

高澄斷定,得知山氏陷入彌留的高嶽,根本不可能派人回府探查真假,更不可能讓人擡著將死的山氏來見他。

高嶽的選擇也正如高澄所預料。

一想到連山氏最後一面都有可能見不到,高嶽方寸大亂,心急如焚的他什麽也顧不上了,甚至來不及調集親衛,只帶了幾名親隨就與高歸雁打馬回府。

山氏性命垂危,哪還能耽擱下去。

而所要經過的就是孫騰正埋伏的那條最近的路線。

說到底,還是高歸彥的身份,注定不會引起懷疑。

不管高嶽待他如何刻薄,山氏真出意外,高歸彥必定是最合適的報信人選,就如孫騰去了高嶽家中,接待他的也是高歸彥。

當高嶽縱馬疾馳至孫騰所約定的街道時,絆馬索的兩端被人拉起,高嶽與親隨摔落馬下,高歸彥有了準備落在後頭,倒是逃過一劫,趕緊勒住了馬頭。

見高嶽落馬,埋伏在巷弄裏的孫府家兵一齊殺出,趁高嶽摔得七葷八素的時候,將他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