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入蜀(第2/4頁)

而武關守軍也沒做太多抵抗,畢竟東邊是東魏河南地,西側關中也盡入高氏之手,他們困守武關,沒有絲毫意義。

況且藍田關、武關、西潼關等東部關隘守城將士多是被臨時征召入伍的民夫,也沒有多少戰鬥力。

東線頻頻報捷,與這種行軍式接收戰果不同,西線卻陷入苦戰。

雖然宇文泰只給李虎留了四千步卒,再加上原有的千人守軍,也不過五千人,但是大散關城池堅固,地勢險要,更因家眷就在關後隴山,將士們的戰意更是高昂,若能輕易奪取反倒是件奇怪事。

高澄分出大量人手,驅趕百姓回去關中,其實也是這一次攻城不順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宇文泰在秦州休整後,調集隴西軍隊、百姓,向大散關增援的同時,領剩余的六軍主力共計兩萬步騎走陳倉道南下,欲在漢中守將得知關中戰事結果之前,襲取漢中。

之所以執意入蜀,正因為宇文泰知曉隴山難守,當年侯莫陳悅據守隴山,輕易被自己覆滅。

而巴蜀卻不同,其內是天府之國,水土肥沃,其外又有崇山峻嶺,蜀道難行。

如今恰逢蜀中兵力空虛,此上天賜予他的根基之地,遠勝於殘破關中。

蕭紀北上的時候,宇文泰也多有了解巴蜀情況,蜀中雖然在他的治理下,恢復了生產,但占據人口大多數的還是僚人,這一次北上的五萬蜀兵之中就有大量僚族將士。

如今損失了五萬有生力量,蜀地再遭重創,宇文泰可不想再重復關中的日子,他受夠了人口短缺的苦。

宇文泰之所以先要退往隴山,休整其實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有心將隴西之民遷往蜀地。

高澄能猜到宇文泰試圖入蜀,但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對方憋著勁要搞人口大遷徙。

歷史已經面目全非,他要還能事事預先知曉,料事如神,除非是穿越時給腦殼開了光。

他這人聰明歸聰明,但絕非如《三國演義》裏的諸葛武侯一般,是多智而近妖的存在。

當然,如果讓張師齊動筆寫一本《後三國演義》,說不定還真能給他塑造起‘長厚而似偽,多智而近妖’的人物形象。

至於所謂的好色多疑,統統春秋筆法。

指揮大軍攻城的間隙,高澄回首望了一眼身後的張師齊,暗道:

‘以張師齊的史德,估計玩不轉春秋筆法吧,畢竟他一貫都是如實記述,絕不弄虛作假。’

這就叫說得多了,把自己都給騙過去了。

雖然有宇文泰派兵支援,但東魏攻勢太猛,李虎還在大散關城頭苦苦堅持,甚至親臨前線廝殺。

以高澄惜命的性子自然做不出這等事來,李虎此舉也並非毫無作用,有他提振士氣,大散關守軍又抵禦住了一波攻勢,東魏攻城軍隊在高澄授意鳴金收兵後,如潮水般退去。

李虎已然脫了力,他回身向南望去,只盼宇文泰能早些奪取漢中。

與空虛的蜀地不同,漢中有大軍屯駐,也正因為有漢中作屏障,蕭衍才沒有往蜀中調兵,畢竟先前要在東線發動攻勢,哪有余力再去充實蜀地武備。

由於消息閉塞,漢中至今不知關中戰況,雖有大軍駐紮,卻因西魏與南梁的友好關系,多年無戰事,防備稱得上是松懈。

畢竟也沒多少人能想到關中大戰失敗的宇文泰,會把主意打到盟友身上,甚至漢中守將還不知道宇文泰已經戰敗。

當追隨蕭紀北上的大將蘭欽只身穿越群山峻嶺,抵達漢中的時候,恰巧目睹了侯莫陳祟與尉遲迥作為先鋒襲取城門,後續大軍紛紛湧進的一幕。

眼見西魏背盟,又想到這些年來朝廷對宇文泰的援助,甚至發兵五萬參戰支援,就連自己兒子蘭京都身陷關中,只怕也做了俘虜。

蘭欽氣急攻心,一口鮮血噴出,險些昏死過去,宇文泰得了漢中,下一步必然入蜀,如今自己歸途受阻,也不知該何去何從,都怪兩魏如今滅佛,否則說不定還能學陳慶之剃發偽作僧人逃回南梁。

但蘭欽還是準備經由東魏境內回歸南梁,至少東魏很少有人知曉他的容顏、身份,不像西魏,這段時間跟著蕭紀出入各種場合,早就混了個熟臉。

再說宇文泰,順利奪取漢中以後,他一方面繼續領軍南下,另一方面派人返回隴西,遷徙民眾南下,再由隴西駐軍守衛漢中。

至於遷民的方式也無甚心意,就是各種詆毀造謠高家父子,什麽盤剝百信,苛政猛於虎,什麽濫殺成性,暴虐殘民。

在他們的口中,小高王都是那種在路上碰見了小孩子在吃麥芽糖,都要把糖搶了塞自己嘴裏,然後再把小孩子煮了吃,其人物形象早已經被妖魔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