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贖金(第2/2頁)

在古代,一個違背絕大多數人口利益的政權,注定是走不長遠的。

隨同高氏創業的六鎮鮮卑,未來也會墮落,畢竟父輩們在戰場上廝殺,拼死拼活,出發點是為了讓兒孫享福。

無論如何,漢人,或者說民族大融合後的漢人,才是未來支撐起政權的主體力量。

現今六鎮民戶大多聚集在陳元康、司馬消難、張子齊、趙彥深四人治下,高澄也會時刻關注他們以及下屬郡守,在處理胡漢糾紛時的具體做法,誰要是把屁股坐定了哪一邊,有失偏頗,激化了民族矛盾,高澄也絕不會顧念昔日舊情,而放任不管。

事情輕重,他都已經與四人說明白了,畢竟都是自己親信,不能搞不告而誅那一套。

而作為高澄心腹的他們,也無需看旁人臉色,哪怕鮮卑民戶中有人搬出某一位大將,在威勢上也壓不住四人。

他們知曉高澄對緩和民族矛盾的重視程度,也不敢官官相護,以權謀私,在其他事上,貪也就貪了,但落到這件事上,可不敢含糊。

畢竟大家都有著光明的未來,必然會身居廟堂高位,錦繡前程近在眼前,誰都不想栽在這件事上,就連時常收受賄賂的陳元康也都收斂了貪欲。

在水師遴選,與四州官員積極處理民族糾紛的時候,南梁使臣也帶著高澄開出的價碼回到了建康。

士兵泥腿子與戰馬贖不走,但蕭紀與軍中將校能夠被放回的消息,還是讓蕭衍與建康諸公心情振奮。

由於賀六渾那敗家玩意只給蕭紀定了3000匹絹布,其余督將也不可能超過,甚至不能達到這個價碼,否則哪怕家裏真有這筆錢,誰也不敢拿去贖。

怎地,蕭紀才值3000匹,你比大梁皇子還要尊貴不成?

故而,除蕭紀明碼標價三千匹外,其余督將以下軍官300余人,按照職位高低,劃分為100至2500匹不等。

五萬蜀兵以及羊鴉仁降軍之中,挑選出300多名將校軍官並不難。

但蕭衍注定只會為自己兒子從國庫中掏錢,其余將官,皆由家屬自行出錢贖買。

那些大族子弟,家裏自然拿得出來,可真要獅子大開口,底層軍官家屬說不定還就不贖了。

不久,根據高澄所提供的的俘虜名單,建康方面籌集了贖金以後,梁使再度北上洛陽,與戶部尚書崔季舒一番討價還價之後,終於以絹布五萬匹的價格,將蕭紀與300余名大小軍官打包帶走。

其中,剛剛逃回建康的南梁大將蘭欽之子蘭京,以一己之力,為大魏齊王貢獻了絹布2500匹。

高澄特意派遣一支鮮卑騎兵押赴俘虜往豫州與南梁邊境,由豫州刺史堯雄代表元魏一方,主持交割。

一方交布,清點過後,另一方還人,高澄自然是迫不及待想拿下這五萬匹布,蕭衍也擔心自己最看重的兒子出現意外,因而梁魏之間這一次俘虜交換進行得非常順暢,堯雄甚至對南梁方面主持這項俘虜交接的蘭欽笑道:

“將來若是在江南住得無趣了,盡管北伐中原。”

顯然是有意把這當成了一項長期買賣來做,蘭欽當場就黑了臉。

他雖然身居高位,但為了贖回兒子,2500匹的價碼,也著實讓他心疼許久,此時面對堯雄誅心之言,也算是蘭欽有涵養,有急著將蕭紀送回,換個性子沖動的,只怕當即就要與堯雄戰上一場。

鮮卑騎卒們全數運回五萬匹布絹,進的卻不是國庫,而是齊王府內庫。

“人是齊王父子抓的,索要贖金也是齊王派我談的,怎麽就不能放在齊王府!

“再說了,齊王又不是中飽私囊的人,放哪不都一樣。

“等哪天國庫有了急用,齊王又不是吝嗇之人,讓天子向齊王打張借據,等將來天子禪位,拿他封地的賦稅償還就是。”

以上言論,出自戶部尚書崔季舒與友人閑談時所說,讓人不得不感嘆,齊王一黨是如何的忠君愛國。

據說,有元魏宗室聽說這番言語後,向著祖宗牌位叩首哭訴:

“高賊一黨,現在是連裝都不裝了,列祖列宗呀,他們都已經在覬覦陛下禪讓後的封地稅賦了,這大魏一百五十六年的江山社稷,要亡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