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煽風點火(第3/3頁)

若要發展軍事,離不開經濟的支持,蕭綱靠著抄家,付了高澄第一批軍費,十萬匹布,確實還剩一些盈余,但也不多,畢竟如今江東朝廷對北齊單項透明,高澄對於其事務,簡直如數家珍。

今日將崔季舒喚來,便是詢問將那十萬匹布,回借給蕭綱,對自家國庫的影響。

崔季舒在心底計較一番好,回答道:

“陛下,今年若不起傾國之戰,臣以為可行。”

高澄聞言頷首,他今年也想養兵休戰一年,去年奪了漢中,又聲勢浩大去了趟江南,國庫開支著實大了點。

當然,也有好消息,淮南與江漢,早已經恢復生產,而這兩地土地肥沃,水熱充足,使北齊國力再上一層樓。

高澄又問向封子繪,說道:

“此前借給蕭綸一部分兵械,如今武庫之中還剩多少?”

封子繪如實報上具體數目,高澄見武庫充足,便開口道:

“準備好能供應十萬大軍一戰的刀槍弓矢。”

封子繪當即應下。

有了布絹,又有充足的兵械,蕭綱要做的只剩安撫、激勵此前戰敗的將士。

當然不是高澄主動送布、送兵器,屆時自會有建康朝臣提議往洛陽拆借,願意給小高王做事的東梁大臣可不在少數。

事情交待下去,高澄又陷入了糾結之中,平心而論,他自然是希望東梁能勝,自己才能應西梁之請,出兵南下,順勢掌控潯陽朝廷。

但柳仲禮有幾斤幾兩,高澄再清楚不過,指望他對上王僧辯、王琳、杜龕等人,未免天方夜譚。

猶豫再三,在崔季舒、封子繪告退後,高澄又命人傳信韋孝寬,將出征人選由柳仲禮更改為吳明徹。

同時又命韋孝寬想辦法離間蕭繹、王僧辯,無需策反王僧辯,只需往蕭繹那一頭下功夫即可。

王僧辯再是忠心耿耿,想來也禁不住蕭繹逼迫。

至於吳明徹,哪怕是敗了,有建康群臣求情,也不會出什麽事,畢竟此前柳仲禮在東梁山大敗,如今不還是掌兵大將。

這段時日以來,建康的消息從未停過。

此時的江東,除了禁軍與原太子衛率由韋粲統領以外,其余精兵,盡由柳仲禮與吳明徹統禦,柳仲禮駐軍於東城,吳明徹駐軍於朱雀航。

蕭綱有心想收回兵權,但北齊三萬大軍枕戈在側,他也只能信任自己的心腹。

昭德五年(552年)二月初七,京口有人秘密來到建康,向暗中投效的朝臣遞去消息,便是讓他們鼓勵蕭綱重整武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