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故障原因(第2/3頁)

“胡說八道,我們使用的自鎖彈簧,都是質量一流的產品!”這次是張工開口。

“張工,我不否認你的說法,放在國內的話,這根彈簧很可能是質量一流,但它能達到西德的標準麽?別忘了,你們現在仿制的可是西德的變速箱!”李衛東回應道。

“那你怎麽知道是自鎖彈簧出了問題?”張工又問道。

“其實當我看到那個變速箱是仿造德國變速箱時,便已經猜測出,很可能是零部件的材料工藝不達標。而且齒輪、齒輪襯套和變速規都是更換過的,那麽最有可能的,就應該是自鎖彈簧了。”李衛東回答說。

“那你怎麽證明,脫擋是因為自鎖彈簧?”王工問了一個很愚蠢的問題。

李衛東無奈的看了看王工,然後開口說道:“這得你們去證明,你們拿著這跟自鎖彈簧,去實驗室裏測試一下,然後跟斯太爾的數據做個對比,不就知道真相了麽!”

自鎖彈簧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零部件,在此之前,黃河廠的工程師們也檢查過擋位的自鎖彈簧,但彈簧並沒有損壞,所以他們就沒有去考慮彈簧變軟的事情。

而且在發動機當中,自鎖彈簧也不是一個容易出故障的零部件,即便是變速箱齒輪磨壞了,自鎖彈簧依舊會很堅挺。

但是黃河廠的工程師卻忽略了一件事情,黃河JN162使用的變速箱,是仿制了德國采埃孚的變速箱,那麽變速箱裏的零件標準,也應該達到德國水平。

同樣的一個國產的自鎖彈簧,放在國產的變速箱裏是沒有問題的,而放在德國設計的變速箱裏,材料工藝就不達標了。

黃河廠雖然仿制了德國的變速箱,但是卻仿造不了德國先進的材料工藝。

就算是完全照搬德國人的設計,用國產材料拼湊成一台變速箱,外形上看起來差不多,但使用壽命和故障率,卻是天差地別。

對於魏斌這種經驗豐富的汽車工程師來說,他當然知道材料工藝的重要性。在此之前,他一直在考慮,是不是設計出了問題,而李衛東這麽一提醒,魏斌馬上想到,有可能是材料工藝不達標。

這其實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

想明白這一點後,魏斌開口說道:“小李,你先去我辦公室裏坐一下,我去一趟實驗室,測試一下這跟彈簧的彈性和張力。”

魏斌說完,拿著那根彈簧,帶著張工和王工,頭也不回的向實驗室方向跑去。

……

李衛東雖然會修車,但也不至於一眼就看出來,脫擋是因為自鎖彈簧太軟了。

李衛東之所以敢下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在前世的時候,李衛東修過黃河JN162重卡。

在1986年,青河運輸公司終於引進了10輛黃河JN162重卡,隨車一起來的,還有一本名為“黃河JN162重型卡車修理手冊”的小冊子,這正是李衛東的殺手鐧。

這個修理手冊裏介紹了黃河JN162有可能出現的故障,以及檢修方法,修理工只要是拿著這個手冊,就能對症下藥進行修車。

之所以會隨車贈送修理手冊這種東西,主要是因為黃河JN162的小毛病實在是有些多。畢竟是國產重卡,技術比進口的重卡要差上一大截,小毛病多也實屬正常。

為此黃河廠不得不專門編制了一本修理手冊,誰買車的話就送上一本修理手冊,也算是提供了售後服務。

對於汽車修理工來說,這本修理手冊大大的簡化了工作流程,也降低的工作量。而且修理手冊上所介紹的很多故障,也能應用在其他車輛上。可以說那本汽修手冊,相當於是一本簡化版的汽修教材。

當時的李衛東還在當汽修工,因為工作需要,將那本修理手冊上的內容背的滾瓜爛熟,只是時隔這麽久,他已經記不清楚裏面寫的什麽了。

李衛東聽到張工和王工的爭論,又看到故障車輛時,便回憶起修理手冊所記載的故障原因。

至於李衛東說,自己是猜到工藝不達標,完全是一種事後諸葛亮的解釋。面對一個已知的結果,套上一個合理的解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

魏斌急匆匆的走進了實驗室。

“魏工,你昨天熬了一個通宵,還是睡一覺再來吧!”一名工程師開口說道。

“我還不困。”魏斌拿出那根彈簧,接著說道:“這是剛從故障車上拆下來的,四擋的自鎖彈簧,趕緊去測試一下。”

那名工程師接過彈簧,轉身便要拿去測試,魏斌卻又補充道:“尺寸、臥測、立測什麽的,就都省了,直接進行物理性能測試。張工,你一起去,測試完畢把數據拿給我。”

張工點了點頭,跟了過去。

魏斌又吩咐道:“王工,你去資料室,把斯太爾變速箱自鎖彈簧的數據找出來,一會我們做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