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2/3頁)

這一點,李衛東剛開始並沒有想通,他只是本能的覺得那個TY-12的發動機的數據很奇怪,直到李衛東看到金陽株式會社的資料。

那份日文版的資料上顯示,金陽株式會社是一家機械制造企業,而其主要的業務,就是農業機械制造。

得知金陽株式會社是生產農機的,再考慮到這款TY-12發動機是二十年前的產品,李衛東心中頓時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那就是這款TY-12發動機,實際上是為了農用三輪車而開發的。

農用三輪車這種東西,無論是在農業機械領域,還是在交通工具領域,都是一種很獨特的存在。因為在中國企業進入到這個領域之前,農用三輪車幾乎是一個空白的領域,沒有人在用這種東西。

農用三輪車是內燃機技術進步的產物,而在西方發達國家的農業發展過程中,是沒有經歷過農用三輪車這一個環節的。

得益於工業革命,西方很早就進入到了機械農業的時代,西方的農民也早早的淘汰掉了牲畜,使用上了汽車和拖拉機。

在那之後才是內燃機的不斷改進,內燃機動力變得越來越好,體積變得越來越小,可以用於農用三輪車的發動機也慢慢誕生了。

也就是說在發動機可以安裝在農用三輪車上的時候,西方工業國家已經進入到了汽車時代,人家早已使用各種貨車運輸農產品了,自然也就沒有研發和生產三輪摩托車的必要性。

所以在歐美國家,是沒有農用三輪車這種東西的,他們壓根不需要這種東西。

而亞非拉的那些貧窮國家,他們的農業肯定是需要農用三輪車的,但是這些國家的工業基礎太薄弱了,根本研發不出農用三輪車這種東西。

所以很長時間一段時間裏,農用三輪車成為了發達國家不願意做、發展中國家又做不出來的一種產品。

而發展中國家,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就只有中國,因此能用三輪車成為了中國農民的一大神器。二三十年來一直經久不衰,甚至還不斷的升級改造,推出各種功能的新產品。

與西方相比,日本則是發達國家中比較特殊的存在。二戰以後,日本恢復元氣要比西方國家晚了十年,農業機械的發展自然也就晚了十年。

而且二戰以前,日本農業的機械化程度遠不如歐美,所以日本人曾經研究過農用三輪車,並且推出過相應的產品。

那是在六十年代後期到七十年代初,日本的工業發展,使得日本的農業脫離了原始的人力和牲畜,開始大量的使用農機,再加上當時的發動機自己書日漸成熟,農用三輪車也就應運而生。

可惜的是,日本有著世界一流的汽車制造業,在農用三輪車興起的同時,日本的汽車制造商開始生產微型小貨車,也就說農用三輪車和微型小貨車,幾乎同時出現在日本市場上。

日本的微型小貨車技術還是很好的,價格便宜又實用,特別是斯巴魯,生產出來的微型小貨車絕對是世界頂尖的水平。

日本農民的收入可是不低的,既然有便宜又好用的微型小貨車,那還買什麽農用三輪車啊!四個輪的不比三個輪的強!斯巴魯的微型小貨車不香麽!

農用三輪車和微型小貨車同時出現,便注定了農用三輪車只是曇花一現,幾年內便迅速的消失在日本的市場上。

李衛東在日本當研修生的時候,曾經修過斯巴魯的微型小貨車,也從一位年長的修車師傅口中,了解過這段歷史。

所以當李衛東得知,金陽株式會社又是一家生產農機的公司,李衛東便立刻意識到,TY-12發動機的數據,壓根就是農用三輪車發動機的數據。

再仔細一琢磨,這款TY-12是七十年代初上市的,那應該就是六十年研發的,剛好是日本研發生產農用三輪車的年代,李衛東幾乎便可以確定,這個TY-12發動機,是六十年代為了生產農用三輪車,而研發的發動機。

於是李衛東又詢問了幾個問題,比如發動機體積、油耗、噪音等等,從龐運傑反饋的單案例,愈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TY-12發動機,確實是農用三輪車的發動機。

農用三輪車的作用是運輸貨物,農用三輪車的發動機也是為了運貨而研發的,所以在某些特定數據方面,農用三輪車發動機的確要比普通摩托車的發動機好一些。

但是農用三輪車的發動機,顯然不適合家用摩托車使用,但如果真要用的話,也不是不可能的,只不過就是達不到家用摩托的性能標準罷了。

根據李衛東的推斷,金陽株式會社原本是有一套農用三輪車的生產線,這套生產線是二十年前的,而由於農用三輪車在日本已經被淘汰出市場了,所以這套農用三輪車生產線也就閑置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