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院士也叫李衛東(第3/4頁)

當金融系統遭受打擊以後,必然會拖累實體經濟,日本在東南亞國家有著巨額的投資,所以日本所遭受的損失,可能比東南亞國家更加的巨大。等到那個時候,流動性陷阱就真的來了!”

黃立偉的教授馬上說道;“如果你所言成真的話,那將是一場席卷全亞洲的經濟危機!那你覺得發生這種事情的概率有多大?”

“百分之百!因為這是結構性問題,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結構不變的話,亞洲金融危機遲早會發生!”李衛東長嘆一口氣,接著說道:“時間的話,我認為五年內,必然會發生我所說的亞洲金融危機。”

“五年內?亞洲金融危機?你可很敢說!”司徒健搖著頭,顯然是不相信李衛東所說。

李衛東也沒有辯解,他微微一笑,開口說道:“當然,這些都是我這個後生晚輩不成熟的揣測,兩位老師覺得不對的話,就權當成是圖一樂!”

“那行,就當圖一樂呵!”司徒健笑呵呵的說道。

司徒健沒玩過遊戲,顯然不知道“圖一樂”是什麽梗!

……

日本占全球貿易的份額頂峰是在1986年,當時美日兩國的外貿份額幾乎不相上下。1994年,則是日本貿易的第二個高峰,當年的日本占全球的貿易份額,只比1986年少一點點。

從1994年開始,日本占全球的貿易額就開始不斷的下降,到了2020年,日本的外貿占比,跟六十年代差不多。

究其原因,當然是日本經濟的結構性問題,而亞洲金融危機,也成了加快這一事態的催化劑。

八十年代末,隨著日元的升值,日本開始加大對外國投資,幾千億美元撒了出去,成就了所謂的亞洲四小虎。

亞洲四小虎也因為接收了日本的轉移的產業鏈,變成日本供應鏈的一部分,而這個過程中也就產生了日本貿易上的數字。

然而東南亞的卻有諸多的問題,比如基礎建設落後,政局不穩定,工人效率低下等等,簡單的說就是亞洲四小虎的實體經濟產業,無法去消化日本大量的資金投資。

比如日本有一筆錢,投給菲律賓建廠,等廠建完了,卻發現招不到合格的工人,菲律賓人寧願曬太陽也不願意去工廠工作;等好不容易招到了工人,又發現電力供應不足;解決了電力問題,又發現因為交通設施太差,生產出來的東西運不出去;

解決了交通問題,菲律賓的政要又改選了,新上任的官員又更改了政策;等搞定了新上任的官員,毒梟和反政府武裝又來鬧事,隨便綁架兩個日企高管,就夠日本投資者頭疼的。

除此之外,東南亞國家從來就沒有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他們本身無法消耗太多的工業產品,因此只能作為日本企業產業鏈上的一環。

當亞洲四小龍的實體經濟無法消化日本的巨額投資時,那麽資金必然會流入到那些虛擬資產的產業,比如金融行業,從而也就推高了本幣泡沫。

東南亞國家顯然也意識到了本幣的泡沫,但是他們祭出了調控手段,只是沒有選擇資本管制和縮緊貨幣政策,反而采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這在後世看來顯然是作死的行為。

索羅斯這樣的國際金融投機大鱷,早就嗅到這泡沫的味道,但是他們一直沒有機會下手。直到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采取浮動匯率時,金融投機大鱷們終於意識到,自己機會來了!

經濟學是有個“三元悖論”的概念,指的是在開放經濟條件下,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資本的完全流動性不能同時實現,最多只能同時滿足兩個目標,而放棄另外一個目標。

理論上,這三個要素也有同時存在的可能性,那就是一個國家有無限多的外匯,當匯市出現波動時,可以拿出無限多的外匯穩住本國貨幣。

所以美國是不適用於三元悖論的,畢竟美聯儲可以無限的印錢。

泰國原本是擁有匯率的穩定性和資本的流動性這兩條,卻沒有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全世界真正有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國家不超過十個。

想要知道一個國家有沒有貨幣政策獨立性很簡單,看看美國有沒有把這個國家列為匯率操縱國。

只要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的,意味著本國貨幣可以作為調整經濟的工具,而無需看美元的臉色,那就可以算是這個國家有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泰國在面對本國貨幣泡沫時,希望通過貨幣政策來進行調控,所以泰國決定放棄固定匯率,從而換取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然而泰國卻沒有足夠多的外匯應付國際炒家,結果就是泰銖遭受打擊,多米諾骨牌倒下,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了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