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追加五個億(第3/4頁)

“追加多少?”張嘉鋼裏面問道。

李衛東則伸出了五根手指。

“你還要再追加五百萬的投資?”張嘉鋼一臉信息的問。

“不止!”李衛東笑著搖了搖頭。

張嘉鋼又看了看李衛東伸出來的五根手指,接著問道:“李廠長,你該不會是要再追加五千萬吧!那樣的話就是一個億了。如果有一個億的話,我們可以建一個跟義烏小商品城一樣大的批發商城了。”

李衛東則微微一笑,開口答道:“不是五千萬,我打算再追加到五個億!”

“五個億!”張嘉鋼頓時呆在了當場。

……

李衛東之所以要投資建批發商城,還得從幾個月前說起。

幾個月前,李衛東清點了一下自己手中各個企業的財務情況。

首先是裝載機廠,得益於國內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各地都在大興土木,裝載機的銷量也很不錯,基本是生產出來都能賣出去。

然而裝載機廠搬遷到工業園區的新廠房,卻花了一大筆錢,而且研發挖掘機和叉車,也需要很多投入,所以總的來說,裝載機賺的錢,全都又投入到了裝載機廠的生產和研發當中,李衛東也沒有從中賺到現錢,只是多掙了一份固定資產而已。

富康農機廠的效益也是挺不錯的,但是資金回籠的速度卻有些慢。

賣給農民的農用車,要等農業部的農機補貼到賬才能回籠資金。環衛車的生意則是跟各地政府部門做的,雖然不至於欠款,但結賬的速度總是比較拖沓。至於農用車的後橋總成,屬於薄利多銷,賺不到大錢。

而且農機廠也搬遷到了工業園區,這同樣一大筆花費,再加上科研方面的投入,總的來說農機廠雖然賺到錢了,但錢都還在路上,沒有到賬。

至於駕校,盈利能力也是相當不錯,學車的人天天爆滿,報名以後要等好幾個月才能有機會摸上方向盤,學費也是收的飛起。但是由於開辦的時間還比較短,所以還沒有回本。

小狗電器則是李衛東最賺錢的產業。

給外國公司做代工,能賺一筆美元,還能享受到出口退稅的政策。兩千塊錢一台的微波爐,在當時絕對是暴利產品。

而最賺錢的,卻是按摩座椅。

九十年代的保健產品市場,想不賺錢都難!那些賣紅糖水口服液的,都能積攢下幾十億的身價,李衛東的按摩座椅好歹是正兒八經有保健功效的產品,自然也能賺到不少錢。

特別是帶金銷售的潘多拉魔盒打開以後,醫院成立銷售按摩座椅的重要渠道,鈔票就源源不斷的飛來。

陸光明靠著一個華北地區的市場,小試牛刀就拿到了上百萬的提成,而且這還是整個銷售團隊分成以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作為老板的李衛東賺了多少錢。

而接下來,陸光明還要開拓全國的市場,可以預料的是,未來按摩座椅的銷量會幾何倍的增長,李衛東的收益也會幾何倍的增加。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李衛東突然發現,自己手裏的錢太多了!

沒有人會嫌錢多,但是在中國,錢存進銀行吃利息,都跑不過通貨膨脹,更何況是在九十年代。

以1994年的消費水平,手裏有個十萬八萬都能退休享受生活了,然而在三十年後,十萬塊錢在三線城市,都未必能買得起一間廁所。

所以手裏攥著現金,就是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錢在貶值,如果想要跑贏通貨膨脹的話,就必須要將錢投資出去。

李衛東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當他發現手裏錢太多的時候,便打算拿去投資。

一時之間,李衛東還真找不到合適的投資項目。

當時畢竟還是1994年,股市尚不規範,房價也沒有進入飛速增長時期,無論是股市還是樓市,投資都還為時過早。

那時候互聯網的潮流也還沒有興起,就連兩位馬總,也是一個在開翻譯社,一個在尋呼機軟件的開發,都還沒有進入到互聯網這一行。

最終,李衛東將目光放在了青河市的批發商城上。

青河市的批發商城,最早就是汽車站外面的地攤市場。

當年李衛東承包了運輸公司服裝廠,做機車夾克的時候,還去那個地攤市場推銷過皮夾克,李衛東也憑此完成了最初的資本積累。

後來青河市工商局在那附近建起來一些類似於菜市場的大棚,那些賣衣服的攤販們也都轉移到了大棚下面經營。

在李衛東的記憶當中,青河市在九十年代後期的時候,終於建起了一座紡織品批發商城,主要是做服裝的批發。

隨後青河市依托這個紡織品批發商城,先後建起了小商品城、小家電城、廚衛用品城、汽摩配件城、建築板材城、化工材料城、五金商城等等,而青河也變成了一座以市場和物流為主的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