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個小目標(第2/4頁)

棉花的畝產量越大,就意味著單位面積內的棉花數量越多,同樣一把抓下去,采摘到的籽棉也會越多。

因此後世人工采棉,采棉效率也要更高。即便是上了歲數的大媽,一天也能采到100公斤的籽棉,熟練的壯勞力,一天可以采到180公斤以上。

當然這與收割機采摘相比,實在是落後太多了。

聽了嶽安全的介紹,李衛東點了點頭:“這麽算起來的話,人工采棉一天也就是采摘一畝地,咱們的棉花收割機,一個小時就頂的上十個人一天的工作了。

那若是棉花收割機一天工作十個小時的話,豈不是頂的上100個人的工作量!這可真是以一敵百的好東西啊!”

嶽安全卻從旁邊澆了一盆冷水:“這東西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而且用的還是進口康明斯發動機,成本提高了一大截!我若是棉農的話,寧願花錢請100個人來摘棉花,也不買這東西。

於是李衛東開口問道:“嶽總,這種棉花收割機,我們得賣多少錢?”

“參照國外同類產品的價格,約翰迪爾差不多的產品,售價在25萬美金左右,也就是212萬人民幣,這還不包括售後服務的價格。”

嶽安全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就算咱們的棉花收割打個對折,賣110萬一台,可對於棉農而言,依舊是買不起的。不如直接請人摘棉花劃算。”

所謂的參照國外同類產品,其實除了約翰迪爾,基本也沒有其他的參照物。

棉花收割機這東西,本來就只有美國和前蘇聯生產,日本和德國都不造這東西。蘇聯解體以後,就剩下一個美國,而美國做棉花收割機的企業,也就只有約翰迪爾獨大。

棉花收割機這一行,所能參照的也只有約翰迪爾的產品。

正是因為約翰迪爾的行業壟斷,所以棉花收割機的售價就從來沒便宜過。約翰迪爾的高端棉花收割饑,報價能達到六七十萬美金,放在國內就是五百萬人民幣起跳。

普通的機型,賣的也不便宜,基本上都要超過200萬人民幣。未來中國企業自主研發出了棉花收割機,即便采用了很多進口部件,售價也就是一百萬出頭。

也就是說同樣的一台棉花收割機,約翰迪爾要多賺一百萬,基本上是雙倍的價格出售。而高端棉花收割機的話,約翰迪爾賺的會更多。

在國產棉花收割機沒有出現之前,約翰迪爾僅靠著賣棉花收割機,每年就能從中國賺走一個多億美金。

在九十年代末期,即便棉花收割機只賣一百萬人民幣,對於棉農而言也是難以承受的價格。

雖說一台棉花收割機,頂的上100個勞動力,但請100個勞動力,來收兩個月的棉花,才花多點錢?

當時中國的人力成本畢竟是便宜的,人工采摘成本比較低。後來人力成本提高了,使用棉花收割機才變得花算起來。

比如人工采摘棉花,一公斤要給一塊六到一塊八毛的工錢,還得管飯,動輒三五十體力勞動者吃一頓飯,還是要花不少錢的。

請人開著收割機來采棉花,一畝地140塊錢左右,這麽算起來的話,機器采棉的損耗雖然大一些,但是要比人工采摘要劃算了。

如果自己買一台棉花收割的話,還能更省錢,出個油錢和折舊費就行,而且自己家的棉花收割完畢後,還可以開著收割機,去別的地方賺那140塊錢一畝的工錢。

2015年左右,買棉花收割機的人還不是很多,當時一個棉花收割季節,一台收割機能收割一萬畝的棉花。

按照每畝地140塊錢工錢計算的話,扣除油錢和人工,買一台國產收割機一年基本就能回本。

後來棉農們意識到收割機的好處,紛紛開始購買棉花收割機。收割機的數量變多了,工作自然就變少了,一台收割機每年也就只能作業三四千畝地。

不過即便是這樣,買一台國產棉花收割機,三年內也能回本。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棉花收割機作為農機,是能享受到國家農機補貼的,就比如生產建設兵團那邊,一台棉花收割機的補貼能達到三十萬人民幣。

這樣算起來,棉農只需要花七八十萬,就能把棉花收割機開回家,用三年便回本,這還是非常劃算的。

未來那些種棉花的,一兩千畝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鬧,那種五六千畝、七八千畝、甚至上萬畝的種棉大戶都有不少,幾千畝的種棉大戶,當然有錢花七八十萬,買一台棉花收割機。

而在九十年代末,還沒有那麽多種棉大戶,小農種植為主的時代,花七八十萬買一台棉花收割機,對於棉農而言,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況富康農機的棉花收割機才剛剛研發出來,還沒有農機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