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舉國動員的治水工程(第2/4頁)

“水利國債?”工部尚書驚訝地問,“這不就是朝廷向民間借貸?是自願購買,還是直接向各州下達指標呢?”

“如果是自願購買,會有人出錢買一份契書嗎?若是強行攤派,那跟直接征稅又有什麽區別?”

懷王自信滿滿反問道:“彭大人,你仔細想想,自燕然退兵以來至今,皇兄說過的話,下過的旨意,有哪一次沒有兌現過?”

“再說了,征稅就是白上繳錢給朝廷,下面的人當然不願意,國債就不一樣了,不光會還錢,還有利息可以賺,買的越多賺得越多。”

幾部尚書各自對視一眼,點了點頭,勉強同意了發行國債的事。

眾人商議了一通,頭一次發行國債,不能冒太大風險,最後一致決定,這次水利國債只作小範圍發售。

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買,要麽是官員,要麽是當地世族大戶,要麽是身價豐厚的大商人。

總數額為五百萬兩,最低起買為一萬兩。不面對普通民眾發售,換言之,一共只有五百個名額,先到先得。

一下朝,工部尚書彭越立刻回家開始籌錢,他嘴上雖在擔憂會沒人買,實則早就盤算好了。

做到尚書這個位置,誰還拿不出個幾萬兩銀子,利錢都是小事,關鍵在於,能借錢給皇帝的機會,可不是那麽容易遇到的。

※※※

蕭青冥一旦下達決議,朝廷中樞立刻按照他的旨意開始運轉起來。

自從北三州用國道和鐵軌完全貫通連成一片,再加上沿途不少驛站,各地傳達中央指令,互通消息,速度快了幾倍不止。

朝廷宣布治理荊州河段,以及發行水利國債的消息傳向各地州府以後,京州自不必說,自上而下都是支持的態度,其次響應最快的是寧州。

寧州位於長寧河正下遊,一旦發大水,寧州沿岸也會遭災。

文興縣位於京州和寧州交界,離荊州沿河距離不遠,快馬只需三日路程。

文興鐵廠裏,技術管事陳老四收到調配工匠的命令,立刻組織起廠裏幾千名工匠和礦工開大會。

“諸位,當初陛下和朝廷,替咱們趕走了騎在咱們頭上作威作福的貪官汙吏,現在大家的生活眼看著好起來,大恩大德尚未報效。”

“現在咱要做的事,同樣是拯救我們這樣受苦的老百姓,是為人為己的好事,大家也不想自己的家鄉受難。”

“朝廷要調配五百名工匠和五百名礦工,負責建造和運送礦料,這份力,咱們文興鐵廠不能不出,願意跟我一起去的,就站出來。”

不等陳老四多費口舌,昔日最初那一批反抗貪官的工人們,紛紛起身,七嘴八舌地嚷嚷著願意出力。

惠寧城中。寧州商貿聯合會的議事廳裏,當地大商戶們盡數到齊,正對朝廷新發行的水利國債議論紛紛。

雖說朝廷征稅修水利防洪這種事,大家都知道是有利的,但真要落到自己頭上,憑白上繳一大筆錢,這些人唯利是圖的商人,誰也不願意。

如今朝廷發行國債,又是另外一回事,非但能為修堤防洪出力,還能賺利錢,甚至能與皇家搭上關系,誰不眼饞惠民絲綢坊的背景,不就是因為那曾經是皇帝親自開辦的工坊嗎?

出這點錢事小,若是能與皇家搭上線,將來還怕沒錢賺?

片刻,主持發行國債事宜的惠寧新任知府匆匆到來,開口便道:“諸位,朝廷國債一共五百名額,分到咱們寧州的是一百五十個名額,總共一百五十萬兩……”

他話音未落,惠民絲綢坊的東家柳夢娘立刻起身:“我們惠民願購買十萬兩的國債!”

其他商戶早就躍躍欲試,紛紛開始競價:

“我們陳氏買五萬兩!”

“我們三萬兩!”

除了紡織業商戶,惠寧城其他行業的大戶得了消息,紛紛開始往聯合會議事廳趕,生怕晚了一步沒搶到國債。

片刻功夫,報價的總數就飆升上了兩百萬。

“停停停!”惠寧知府嘆氣道:“本官話還沒說完呢,整個寧州是一百五十萬兩,惠寧城是一百萬兩。”

寧州那麽多城市,總不能讓惠寧城包圓了。

眾商戶急了:“才這麽點,不夠分啊?”

惠寧知府命人把白紙黑字的契書整齊疊好,亮到眾人面前。

這一批水利國債的契書,都由京州皇家印刷廠生產,所用的紙張和刻印防偽技術工藝,成本極高,最特殊的是上面的印璽,絕不是一般的作坊可以輕易模仿的。

契書上,清清楚楚寫著債期時間,利息,最重要的是落款,不光有朝廷大印,上面甚至還有皇帝陛下的印信!

這是皇帝在向民眾借錢!

一眾家財萬貫卻苦於沒有身份的商人們,看著上面皇帝的親筆名諱“蕭青冥”三個大字,兩眼放光,恨不得立刻就搶一張回去當傳家寶鎮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