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報紙和大寶貝(第3/5頁)

這樣好幾張紙疊在一起,正反面都印刷有長長短短的文章,內容量比他們的真理刊多十倍以上。

陳沛陽眼睛一瞪,刊頭上工工整整印著“大啟周報”四個大字,頭版頭條就寫著朝廷最新的科考新政,以及京州寧州和荊州清丈田畝的成果。

文章沒有太花哨的文筆,也沒有像其他文人那樣旁征博引賣弄學識,只以詳實的數據,調理清晰地列舉出了各種改革前後成效的對比。

科考改革以及在各地新建皇家技術學院、普惠學堂後,多少曾經讀不上書的寒門、貧民子弟有了從此改變命運的機會。

讀書和科考再也不是少數門閥世家完全壟斷的上升通道。

他們曾經只是工人、農人、匠人甚至商賈,如今已經在各個行當和衙門看見他們發光發熱的身影。

農田裏播種與收割的機械,河邊的水車與工坊,出海的船隊,大河上的長堤,小到小婦人手裏一根縫衣針,讀書人手裏一卷便宜的書冊,冬天普通百姓家取暖的煤炭,撒入飯菜裏一小勺寶貴的鹽,甚至是戲台上唱戲的戲子……

那些曾經被人瞧不上的行當,三六九等的末流百姓,現在生活裏卻處處都飽含著他們的貢獻。

下面第二條文章,則是寫朝廷追繳回來的隱田稅收的用途。

造路修橋,興建國道,興修水利設施,開設工廠生產各種廉價日用工業品,提供大量穩定的就業崗位,開辦學堂,救濟難民,養兵練兵抵抗外敵……

光是一項掃盲識字率,就比前幾任皇帝在位時,翻了三五倍不止,這幾年在各地興辦的學堂沒有五百也有三百。

憑借這一點,哪怕是對皇帝最不屑的酸腐儒,也挑不出毛病來,甚至還不得不捏著鼻子稱贊一句“教化賢明”。

陳沛陽越看越惱火,一張臉白了又紅,三番四次想提筆反駁,卻腦袋空空。

所有他能想到的漂亮詩句,和引經據典的文章,在這些實實在在的成果面前,仿佛一場笑話,就連他以前那些為人稱頌的貶斥文章,都變得蒼白無力起來。

難怪不得說這區區幾張紙,比官府派人來抓捕他們還要糟糕。

上面刊載的文章沒有一個詞寫著駁斥,可字裏行間,處處都在駁斥他們的真理刊。

陳沛陽黑著臉道:“這種為官府搖旗呐喊的文章,說不定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看的,大不了咱們給下一期的真理刊降價,就降到五十文、哦不,三十文一冊……”

原本的定價可是七十文一冊,淮州大部分讀書人都出得起。

在陳沛陽看來,上面都是他嘔心瀝血之作,如果賣的太便宜,豈不是白費了他的心血,憑白降低了他身為讀書人的傲骨和格調。

周圍的其他真理社成員們一陣尷尬的沉默,片刻,才有人道:“可是這個大啟周報,才賣三文錢一份,每七日就出一份。”

“而且上面除了頭版的國策政令,後面的刊版大多是些新鮮的市井奇聞異事,還有各地一些大事。”

“不止呢,你看這兒,居然還有話本連載!”

陳沛陽一愣,連忙往後翻:

《大朝賀攝政力斥南交使臣》、《朝廷力挫渤海國犯邊陰謀》、《女探花傳奇》、《昔日荊州水匪,今日河堤苦役》、《聊齋野聞:我娘與老太師不得不說二三事》……

一路看下來,陳沛陽簡直驚呆了:“這都是些什麽亂七八糟的!怎麽通篇都是大白話?既沒有對仗,更談不上工整,沒一篇文筆像樣的文章,簡直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其余幾人苦笑道:“對呀,大家都這麽說。”

陳沛陽冷笑:“那還會有人看?”

舉子無奈道:“正相反,現在外面大街小巷,人人都在議論這個新出的大啟周報,賣的便宜,更新還快,上面的大白話,就連五歲小孩和婦孺老嫗都能懂。”

陳沛陽用懷疑的眼神看著對方:“那些人大字都不識得幾個,如何能看文章?”

“他們看不懂,但是能聽懂啊。現在外面的舊樓茶館,好多人說書人改行開始念報了,都不需要他們改編,照著念就行了。”

“街頭巷尾不知道多少人愛聽,有些有趣的故事,甚至聽上好幾遍也不嫌膩。”

“而且上面那個話本子還是連載的,這一期剛放出第一章 回,那些書局已經擠滿了人在問下一期什麽時候出了!”

陳沛陽心裏猛然一沉,怎麽會這樣?!

他好不容易才依靠真理刊獲得的名聲和贊譽,還沒好好享受到名望和意見領袖帶來的好處呢。

怎麽就橫空出世來一個勞什子大啟周報,來搶他的風光呢?

朝廷根本就是故意跟他作對!

陳沛陽腦門青筋暴起,突然他靈機一動:“快去打探一下,這個大啟周報究竟是哪家在做?大不了,咱們也跟著學,憑什麽官府能做報紙,我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