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第5/5頁)

如今要是還這麽搞,我怕明軍會故技重施!朱樹人根本不是在賭我軍士氣會如前秦軍般低落,他賭的是明軍快速前進部署的野戰炮,可以鞏固住我軍沿河部隊退卻後形成的登陸場!

而且淝水戰場上明軍還有水師之利,我們沒船敵人有船,要是敵軍裝著大炮的戰船直接插入芍水,掩護明軍渡河,我們就很難阻擋了,只會失去先機。”

尚善並不算清軍諸將中有腦子的,但他畢竟也是三年前那一系列戰役中,經歷最豐富、還活著回來的高級將領。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他吃了那麽多敗仗,對敵人很了解,已經算是眼下阿巴泰麾下“吃塹最多的活化石”。

對於他的意見,阿巴泰也就不能不重視。阿巴泰咳嗽了幾聲,喘息著拍板道:

“尚善,你也不必敗多了就自隳其志,喪了我軍軍威。不過你所言,確實也不無道理。明軍擅長靈活突前部署火炮,此法為我軍至今沒能掌握。

我軍火炮,多失於笨重,除了佛郎機,其他無法快速在前沿展開。明軍還有水師之利,所以戰場上多留一條河橫亙著,終究是多一個變數。

不如我軍提前南下,搶先渡過芍水,並且再前出數十裏,推進到芍陂南口,道相對開闊地帶擺開陣勢迎擊明軍。而且我軍渡過芍水後,可以分出輔兵填塞芍水河口,

不求徹底阻斷水流,以致泛濫,但至少也要把芍水河口縮小填淺到炮船無法從淝水駛入芍水。如此,則明軍炮兵無法出現在我軍後方,我軍自可進退自如。”

明軍的優勢,不就是有河的地方就能有炮船通過,然後靠河面上的火炮助戰壓制麽?那把航道臨時填塞了,不就能廢掉明軍的這項優勢!

阿巴泰覺得自己的考慮,已經是最大限度興利除弊了,把戰場挑選在最適合北方騎兵部隊的位置。

諸將思索了一下,他倆兒子其實也想到一些風險,但他們很自信,又不想損父親面子,便沒有說。

其他諸將當中,只有相對最穩重保守的遏必隆,提出了一點:“饒郡王(阿巴泰的爵位是郡王),若是如此,豈非把我軍帶入了一個背水一戰的境地?

我軍搶先渡過芍水,如果無法沖入芍陂南口以南的開闊地帶,而是被明軍搶先北上堵在了芍陂南口以北的三角區域,到時候就是東有淝水,西有芍陂,北有芍水,只有南側明軍來路方向,才有開闊平坦陸路可以迂回。

明軍把我們堵在三面環水之地,試圖猛攻圍殲我們,又當如何避免?”

遏必隆此言一出,旁邊眾將倒是無人指責他邏輯不對,但除了蘇克薩哈、額爾克等人跟他地位相當,不好出聲恥笑以外,要不就是尚善這個吃了幾次苦頭的,比較低調。其他但凡地位比遏必隆高的,都是哄堂大笑:

“南蠻子想把我軍堵在一處三面環水的戰場,就把我軍圍殲?芍陂南口與淝水之間足有二三十裏寬的正面,我八旗鐵騎不能直搗正面突圍麽?

南蠻子要堵我們,也是臨時加急北上,根本不可能來得及在芍陂南口預設營寨、塹壕、甬道。在平原野地上還想阻止我八旗正面突破?”

“你覺得王爺這計劃行險,那你倒是說個更好的法子啊!究竟是這個法子風險大,還是放南蠻子過芍水風險更大?世上本無萬全之策,用兵總得有取舍,你想什麽都占,那朱樹人也不敢來和咱決戰了啊!”

眾將最後這番看法,倒算是話糙理不糙。

朱樹人如果得不到一個合適的戰機,他也是不會輕易被清軍逼戰的。

自從從合肥城北上以來,這最後一百二十裏路,朱樹人走得是極為小心,基本上就是復刻了曾國藩的“結硬寨、打呆仗”,每往北推進三十裏,就要紮下一個營寨,然後連營往北穩紮穩打。

一百二十裏路,如果讓他全程走完,中間一共能紮三次寨。一發現情況不對勁,就立刻縮進寨子死守。

所以他約阿巴泰決戰,阿巴泰也得拿出點誠意出一點血,否則選一個純對清軍有利的戰場地理、戰鬥時機,朱樹人完全可以避戰的。

清軍將帥權衡之後,最終還是決定在一個合適的時機、主動提前南渡芍水,然後在芍陂和淝水之間的地帶,跟明軍公平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