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第3/4頁)

王姝很有耐心,為了說服所有人從心底認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必須要將所有的事實擺在面前。王姝話不多,只在拿出實物時給出必要的講解。一條長桌,從左到右擺了將近六十多堆糧食作物。有水稻、有小麥、有苞米、也有粟米。總之,涵蓋了涼州府一大半區域的田地產出。

毫無疑問,所有地域的作物產量先不提,光結實成果在王姝的描述中,都是不合格的。

王姝說完這些,自然也有些人提出異議。一個作物的收成差,其他的地方好,那是種植有問題。若是所有的種子都是這個收成,那就只能說明這是一種常態。現實就是這般。

異議最多的,自然是前大司農華勝英。

華勝英是真的搜羅過大慶所有地域的糧食作物,也觀察過各地作物的產量品種狀況。王姝此時呈現來的這些作物的品質雖比不上江南富庶地域,卻也不算是最差的那一批。結實成果是差了些,但也沒有差到必須拎出來打上一個‘有問題’的標簽。

“華老先生說得對,確實是一個普遍現狀。”王姝聽完他的駁斥並沒有著急否認,點點頭道,“我的本意並非是批判此地種植效果差,只是想將現狀清晰地表述出來。”

華勝英挑了王姝的理也不是故意,他只是不喜一些不懂行的人在大放厥詞,更討厭拋開事實說空話。

“糧食的品種便是如此,並非是你換一塊肥田去種就能避免的。想要那稻穗顆顆飽滿,沒有一粒空殼,是不可能的。”華勝英這話一說出來,王姝就知道這位是個幹過實事的人。

王姝被他急赤白臉地一頓搶白也不著急,反而問了在座所有人一個問題:“諸位可知各種作物的畝產?”

眾人面面相覷,便一一回答了官衙統計上來的數字。

與王姝先前跟蕭衍行說的一樣,官方的水稻畝產量是不到一石,約莫二百市斤。小麥要低一些,約莫一百二十市斤每畝。粟米和苞谷就更低了,刨除殼和梗之類的東西,真正能飽腹的東西不到九十市斤。這是什麽概念?百姓種了一年的地,收上來的沒多少,還得交兩成至三成的稅。換句話說,哪怕累死累活一年到頭,一家人還不一定能全吃飽飯。

“這是官衙給的數目,跟真實的存在出入。”

王姝知道不拿真真切切的數據說話,他們還是沒有清晰的概念,“官衙給的數目是大慶按照江南的標準算的。事實上,西北的糧食收成比江南的七成還不如。土壤和氣候等的差異,可能只有一半。”

這話仿佛一記重錘錘在了在座所有人的心中。

一旁沉默不語的蕭衍行驟然擡起眼眸,看著王姝的眼神都幽沉了不少。

王姝接過林二手裏的碳棒,在後面豎起的白紙上寫起了數。

她以水稻為例,每株水稻大約會抽幾條穗,已經每條穗約莫有多重,以及每分或者每厘地估摸會種多少株糧食來做了一個非常繁復卻清晰的數字運算。九章算術,讀書人不一定都懂。但懂得人通過算術,都更加確信了數字的精準。

這其中就包括蕭衍行,穆老先生,以及華勝英老先生。一些反應慢的,靠著旁人的講解,也慢慢地得到了一個模糊的數字。

“這就代表著,若是一直用舊種,大慶的百姓永遠吃不飽。”

王姝一句話石破天驚,讓所有人都變了臉色。

“一派胡言!”華勝英雖然知道王姝說的是對的,但他認為只要百姓足夠勤勞,種的地足夠多,就不會有人餓死。種子是老天爺給的,產量少那就多種,難道因為產量少不吃飯?

王姝沒在意華勝英老先生的怒氣,她只是輕飄飄地問他:“確實是多種能提高產量,但所有人都有那麽多田麽?有了田,是否都是肥沃的?若是沒有田的人,那又該如何?”

“這就是我們農科屬要做的事。”其他人義憤填膺,“這就是設置農科屬的目的。”

……這麽說,其實也沒錯。

農民有田種,只要人勤快種的地多,總歸是有余糧。

但天下的地只有那麽多,絕大部分被官府和世家大族把持著。少部分肥田也被富庶的人家占據。分到下層百姓手中的,只有寥寥無幾的貧地和壓得人喘不過氣的重稅。這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革。但其他的問題王姝無能為力,她能做的,就是在現有的條件下盡力。

“農科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政策方面的內容,王姝不會摻和,“林二。”

林二於是將試驗田那邊取來的水稻、小麥給拿了出來。

水稻種一拿出來,引來了所有人的矚目。只見那金黃的色澤和飽滿的稻穗,沉甸甸的稻穗一株抽了三四個穗。且每一顆果實都是飽滿的,沒有一個空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