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送吾徒大悟序

春風吹,楊柳綠。

上陽城的百姓們紛紛回城,上陽城恢復了往昔的熱鬧。

不少百姓還紛紛買了爆竹,因為在百姓的眼中,爆竹可以去除瘟疫。

在百姓們沉浸於瘟疫消失的高興中,此刻整個滄瀾郡的修行界,也因為張無級所傳遞出來的消息而震動。

上陽城有鬼君現世。

這則消息震撼住了整個滄瀾郡的修行界,而更讓他們震驚的是,鬼君最後竟然被封印了。

那可是鬼君啊。

“妙應寺眾僧人,鑄金佛封鬼君,那清風觀觀主鼎玄道長,燃燒元神鎮鬼君……”

“還有滄瀾郡的陰司……百位陰司困那鬼君……”

“這一場大戰,滄瀾郡陰司全無,那清風觀只余下一位小道長,還有那妙應寺啊……”

聞者動容,聽者震撼……

許多年輕的修行者聽聞了張無級的講述後,紛紛前往上陽城,前往清風觀和妙應寺。

可惜的是清風觀和妙應寺都選擇了閉門謝客。

這些年輕修行者便只能在門口悠悠一嘆,行一禮表達內心的欽佩和感激,最後到上陽城城隍廟,上香一炷。

消息,不僅是在滄瀾郡傳播,而是以滄瀾郡為中心,朝著周遭其他郡城傳播,半個月的時間,整個南江州幾乎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那可是一尊鬼君啊!

沒有人會懷疑張無級話語的真實性,因為那是清風觀。

那是道教九大“清”字道觀之一。

尤其是張無級表達了對鼎玄道長的欽佩,還有鼎玄道長不好名利的崇高品德,消息傳到各地道觀,慈濟觀和桃源觀的道士們也紛紛表示認可張無級的話。

清風觀無論是鼎玄觀主還是弟子,那都是不求名利的,尤其是那位林公子,更是義薄雲天,有著君子之風。

有著這幾家道觀的佐證,哪怕原先對張無級的話有些懷疑的,也都打消了這份疑慮了。

就算真的還有些不相信的,覺得可能有內情的,也只敢埋在心底,這要是說出來,那還不得被修行界,尤其是滄瀾郡的修行者們一人一口水給噴死。

三天之後,清風觀開門。

許多修行者得知消息便是湧入清風觀,他們見到了清風觀新任大悟觀主,在安慰了大悟觀主之余,更是被清風觀內鼎玄道長所留下的墨寶震驚和觸動。

《送大悟徒弟序》

【余幼時即嗜道,家貧,無從致經書以觀,每假借於藏經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注。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經假余,余因得遍觀群經。】

【既加冠,益慕修行之道,又患無碩師、高人與遊,嘗趨百裏外,從鄉之先生執經叩問。先生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

……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道門之列,而承祖師之寵光,綴觀主之位,陽城百姓亦謬稱其氏名,況天賦之過於余者乎……】

這些前來拜祭的修行者,看到大悟道長掛在墻上的這篇文章,無不被鼎玄道長的修行之心所感動。

如果說這篇文章讓得眾人心目中湧現了一個刻苦修行的道長形象,那麽下一篇文章,就讓眾人被老道的大義所折服。

《守城表》

【吾本愚鈍,拜師入道觀,只願青燈古經為伴,不求聞達於修行界。觀主不以弟子卑鄙,親自教導,教吾以道之真經,由是感激,遂許觀主以驅馳。後值變故,受任於衰敗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四十有一年矣】

【觀主知吾謹慎,故羽化前寄吾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觀主之明,故斬妖除魔,不敢怠慢。今有鬼君現世,危急上陽,當以吾之軀,鎮壓鬼君,守護上陽,保民之安,不墜清風之名。此吾所以報觀主之恩也。】

【吾此次鎮壓鬼君,若未成,則恐再無回歸之時;徒兒亦宜自謀,若遇事不決,可與你師弟商討,傳清風之承,守百姓之安,吾即下幽冥亦含笑矣。】

這篇文章是在鼎玄道長的書房內懸掛著,每一個進入參觀的修行者,讀之無不為之動容,旁邊還有一位來過的修行者留下的一句感慨詩文。

“守城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這些來過清風觀的人,都被老道的崇高品德所感動,能夠成為清風觀的觀主,怎麽可能是愚鈍之人,必然是天賦絕頂,這不過是道長的自謙之詞。

等到離開之後,這些人向身邊朋友講述所見所聞,一時之間,清風觀鼎玄道長之名傳遍整個南江州。

“師弟,這幾天已經是有數百修行者來過咱們道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