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人心不足

不過丘志清很快便回過神來,這會兒不是自己該怎麽選的問題,而是現在那些村民已經斷糧了,根本支撐不到秋收。

而且堅持到秋收,貌似收上來的糧食也和他們沒有什麽關系!

所以且不論楊列那邊該怎麽操作,按照大宋這種各部門職能層層交錯,層層制衡的官場情況,就算來安縣城離滁州僅有六十裏,

楊列一晚上便能趕回,可滁州知州卻是只有管轄權,沒有罷免權,要是王詔是個剛正不阿的好官,願意為百姓伸張。

等其上書朝廷,這一來一回,怎麽說也得一兩個月了,所以丘志清決定,先幫那些人弄到糧食再說,至於剩下的事情,再說吧。

丘志清寫了個紙條,留在被他們推選出來的“帶頭大哥”家中,這被挑選出來之人,也是他們中唯一個認字之人。

事情做罷,丘志清並在遠處樹上打算湊合一晚上,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丘志清例行早課,采氣,看著遠處村中青壯開始集結。

此時忽然一騎從遠處狂奔而來,嘴裏高喊:“鄉親們冷靜,王知州即將親至,為爾等主持公道,切莫意氣用事!”

此話喊三遍,馬不停蹄便趕往下一處村落!

此時聽聞此話之人,無不面面相覷,各自議論,到底該不該繼續,一部分人認為,天下烏鴉一般黑,不管是知州還是知縣,都是一樣樣的。

而一部分人卻認為,要是知州和知縣一樣,那完全沒必要管他們死活,也沒必要特意跑過來通知他們……

總之,人心亂了,隊伍就不好帶了。無奈,眾人只好解散,各回各家,等待下一步消息。

丘志清心中一動,打算跟隨這位王詔王知州,看看情況,他等在官道之旁,不久之後,便見一行人幾十人,舉著衙牌,浩浩蕩蕩而來。

為首的是清一色的知州府衙役,當中擡著一頂青色小轎,小轎旁是一位騎馬提棒的中年漢子,正是昨晚遇到的那位淮南東路總捕楊列!

不過看樣子,他的名聲也就聽著好聽而已,一路總捕,還不是要給一位知州當護衛?

不過丘志清已經習以為常了,在宋朝就是這樣,你這個武將,哪怕當到了樞密使又如何?東華門唱名方是好兒郎,哪怕你當到了樞密使,你依然是賊配軍!

這便是當年文彥博罵狄青的原話,同為北宋三司使,宋庭最高長官之一,狄青愣是不敢反駁……

丘志清遠遠地墜在隊伍後面,來安縣知縣已得到消息,知州大人要前來視察,所以早早的在南門口等著知州。

當丘志清到來之時,王詔已經被引到了來安縣最大的酒樓,雲來樓中開始宴請王知州,酒樓被包場了,丘志清自然進不去。

無奈只好找了份茴香豆,在樓頂上吹風!

兩人寒暄了半天,大致意思就是王知州讓知縣見好就收,雖然平定叛亂是大功一件,可官逼民反終究好說不好聽。

可惜,這位知縣大人卻是表示:官逼民反是不存在的,賑濟糧都給他們準備好了,此事絕無可能鬧大……

丘志清是越聽越不對味,怎麽感覺雙方對這種事情都一副可有可無的態度?

這位王知州竟然只是怕鬧得太過火,對於那些明目張膽準備造反的家夥,竟然視若無睹?而且雙方都仿佛很是熟悉其中流程一般。

這讓丘志清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論知縣有什麽小心思,最終在王知州的彈壓下,知縣把原來朝廷下發的賑災糧,在時隔三個多月後,終於發放了下去。

可是讓丘志清沒想到的是,知縣口中的賑災糧,竟然就是存放在林家莊園中的那一批糧食!

這讓丘志清越想,越是覺得詭異,為什麽明明就是賑災糧,卻要轉一個彎,反道林家莊園之中,而又放出消息是,煽動村民們去搶糧?

想不明白,卻又想知道答案,這該死的求知欲,讓丘志清做出來一個決定!

來安縣知縣姓劉,是一位蔭補官,背景還很是不小,所以同為蔭補官,他並不怕王知州分毫,雖然如此。

不過他還年輕,也完全沒必要為了一點利益,得罪王知州這位自己的頂頭上司,撕破臉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在大宋的官場中,一位知州,和知縣,除了官職不同之外,本質上的區別並不算太大,至少王知州想要弄掉他。

便只有上書朝廷,到時候,兩人之中便只能有一人留任,一人則會左遷,也就是貶官,為了一個知縣,搭上自己的知州,一般沒人願意幹!

一日間,賑濟糧發放出去了三分之一,王知州卻是不走了,他怕這位劉知縣又搞什麽幺兒子。

宋元祐七年(1092)六月廿一,下玄月!

酉時正,丘志清該睡的,差不多都睡了,睡不著的,明顯就是有心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