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畫裏畫外(第2/3頁)

對於這些連道經都讀的一知半解的小孩,要求未免太高了些。

只是不喜他們如此無禮而已,倒不是丘志清像儒家一般重視禮節。

而是重視他們的態度,態度不行,心緒不寧,或是不懷好意,就算禮節再到位,亦不過是小日子罷了。

見眾人紛紛心裏退卻,猴子卻是覺得有些無趣。

方才還饒有興趣的模樣,轉眼間便一副興趣缺缺的樣子。

其實剛才這些弟子的行為,倒是讓猴子回憶起當初學藝的美好時光。

其實丘志清也看的出來,這些小家夥,只是單純的覺得好奇,僅此而已。

可要是不及時制止,他們或許會有進一步試探,例如丟個小石頭之類的。

如此便需要讓他們第一時間知道,他們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在不經意間,時刻保持三觀塑造。

雖然這般會遏制一部份天性,可他們不講天性,不講人心,講道心。

一切修煉,不是為了讓自己法力更強,而是讓自己道心更強。

如此方可有定性,有恒心,不至於誤入歧途。

“怎麽有興趣來這邊?我的手藝,可是略有不及的。”

丘志清說的略有不及,是指不及白芷,以前兩人做飯手藝半斤八兩。

而今,卻是丘志清略遜一籌了。

“嗨,你當俺老孫是來混吃混喝的不成?這是南海紫竹林的竹筍,俺老孫給你弄了一把,你看著辦吧!”

好家夥,你這是逮著觀音薅羊毛啊。

“你真是,不過我喜歡,扣一半了,拿回去給本尊嘗嘗鮮。”

其實要說嘗鮮,鳳棲山中,什麽食材沒有?

見猴子還是略有低迷,丘志清不由詢問其中緣由。

然則猴子卻是並未回答,而是問了一個貌似毫不相幹的問題。

“沖和,要是方才這才小家夥不聽你之言,你會如何?”

猴子說的是,剛剛丘志清訓斥這些小家夥之時,要是他們不聽話該如何。

不過丘志清覺得,不聽自己的話,也有很多原因,各自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

需要區別對待,不可一概而論。

“願聞其詳!”

猴子本以為,丘志清會回答一些,諸如罰他們打柴,挑水,灑掃之類的。

或者是抄寫經書之類的,亦或者直接用戒尺來幾下。

畢竟這種生活,猴子在靈台方寸山學藝多年,很有經驗。

“若是他們單純的覺得我說的不對,不願離去,或是堅持好奇,我都會很開心,因為他們已經不再迷信權威。”

這點自然難不住猴子,眼珠子一轉,便想到另一種可能。

“要是有些人,單純就是覺得這麽做有面子呢?”

“貧道會給他一個小面子,然後用事實告訴他,絕對的實力和話語權,永遠比單純的勇敢要重要,要是三者兼具,那就更妙……”

“哈哈哈……哎呀,原來沖和你也這麽壞,我喜歡,可惜,老和尚不是你沖和,而俺老孫亦不是圍觀小兒!”

原來猴子這是在路上遇到六個強盜,強盜的名字也很有意思。

一副我就是你心中六賊,隨你心念而動,現身來應劫的樣子。

猴子自然不客氣,直接一人一棍子,送他們去見了如來佛祖。

六賊既去,心念通達,所以之後,猴子在辯論中,一番懲惡即是揚善的言論,辯駁的唐三藏啞口無言。

當著自家其他徒弟的面,被一向不怎麽服氣自己的徒弟。

用本應該自己更為熟悉的佛經,辯駁的啞口無言。

他唐三藏,不要面子的嗎?

你走吧,我帶不了你了!

所以,猴子才會有方才一問,有之前一眼。

在唐僧看來,他和猴子的地位,理應對應丘志清與步雲觀中弟子之間的地位。

可惜,猴子他本人不這麽認為,所以才會有那句,和尚不是沖和,他亦不是小道童的說法。

看著猴子這副模樣,丘志清心下一動,一句話脫口而出:

“六賊既去,二心又起,猴子你還真不消停。”

對於丘志清看穿自己心思,猴子卻是不以為意,嘿嘿一笑,不做回答。

帶著猴子參觀一番步雲觀,道正這廝亦是喜不勝收,畢竟大家都是熟人。

“我說道正,你不回天庭,在這幹嘛?”

一行四人,吃著火鍋,轉動燒烤,喝著道正從天師府中順出來的祖傳美酒,倒是頗為愜意。

“你這就不懂了吧?我們在實驗一個全新的體系……”

說罷,道正便把他們現在正在進行的探索,說與猴子聽。

本來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猴子聽聞之後,卻是大感興趣。

抓著道正和道和兩人,問東問西,一副我很感興趣,快邀請我加入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