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一百六十二 戚繼光(第3/4頁)

據不完全統計,戚繼光在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打過大大小小八十多場仗,沒有一次敗仗。

幾乎每次都是全殲敵人,而自己只傷亡幾名或者幾十名士兵,犧牲最多的一次也只有69人。在牛田和王倉坪戰鬥中,消滅了上千名倭寇,自己卻沒有一人陣亡。

比較著名的台州花街之戰:斬首308顆,生擒2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數目不詳,解救老百姓5000多名。

仙遊之戰:擊潰10000余名倭寇,殺死倭寇1000余,斬首498顆,生擒1名,解救百姓3000多人。

戚繼光在任職期間寫下《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

這兩本兵書都是實用性兵書,和之前那些講究戰略、戰術的兵書不太一樣。

《練兵實紀》涉及兵員選拔、部伍編制、旗幟金鼓、武器裝備、將帥修養、軍禮軍法等等,算是古代版的《民兵訓練手冊》,屬於普通人也能看得懂,學得會的兵書。

在當時也算是一本神書。

戚繼光雖然沒有統領過很多兵馬,但他本人的履歷真的非常漂亮,比起歷史上動不動就是幾十萬兵馬的大戰爭,戚繼光打的更多的還是小規模的戰爭。

但這不是說他實力不夠,而是當時沒有這個平台,大明自從土木堡之戰後就沒打過什麽大規模的仗,戚繼光想打也沒機會啊。

他組建了一支四千人的軍隊,就是“戚家軍”,這支軍隊經過嚴格訓練,勇猛善戰,威震敵膽,屢立戰功,在平倭鬥爭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建立了偉大的功績。

戚家軍因為主帥戚繼光從而得名。它賴以成名的,是嚴明的軍紀,職業化的訓練水平,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余萬級的斬級記錄,是明朝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常勝軍隊[1]。】

洪武時期

朱元璋臉有些疼,不重視海防,倭寇猖獗;沒有平台,想打也沒機會,一句句像是巴掌扇在他臉上一樣。

他定下的不征之國難道也是錯的嗎?

不打小國,小國卻來犯邊。還猖獗到擄掠大明百姓,強搶財寶,火燒村莊。

朱元璋憋著一股怒火,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豈有此理,小小倭國居然也敢挑釁大明。”

更惱火的是,想罵後世子孫不爭氣都不行,不征之國是他定下的。

眾人看著朱元璋氣急敗壞地走來走去,欲言又止。

朱棣張了張嘴,又閉上了,算了,等他上位後再改也來得及,何必要觸怒老爺子,惹老爺子不快呢。

本來老爺子就對他很不爽了,再說這些,他真怕等待他的是“賜死燕王”四個字。

萬歷時期

飽受張居正壓迫的明神宗朱翊鈞目光不善地盯著天幕,為什麽要提到戚繼光?提到戚繼光不是會提到張居正?

按照天幕的尿性,他毫不懷疑天幕肯定對張居正贊譽有加,那備受壓迫的他算什麽?

朱翊鈞:千萬別提張居正,別提啊!

**

薊鎮

有意編撰一本練兵兵書的戚繼光聽到這眼前一亮,他的兵書傳到後世,而且頗受贊譽。

戚繼光聽著自己的戰績,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揚。

不過沒多久他臉上的笑容就垮了,戚繼光可沒有忘記這是名將再就業,就業的名將都是結局不佳,心懷執念之人,或懷才不遇,或不得善終。

他榜上有名,不就是說將來也…不得善終嗎?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宋明的武將都這麽好用嗎?”辛棄疾會寫十議九論,會練兵,還會自己搞錢。戚繼光會寫兵書,會發明火器,會練兵。

武將們聞言[羞愧][目光呆滯][自暴自棄],算了,陛下又不是第一次嫌棄他們了。

但是還是好氣哦!後世的人有那麽多兵書可以看,有那麽多前車之鑒可以學習。

不像他們,如果沒有天幕,他們現在還是用竹簡,輿圖都是草草一畫,沒有指南針,沒有……

這沒有那沒有的,拿他們和後世什麽都有的將軍比合適嗎?

可惡!過分!

眾人不敢埋怨劉徹,於是目光落到衛青身上,心道:“大將軍,你看看陛下,多過分啊,快勸勸,這也想要,那也想要,太貪心了。”

唐太宗時期

尉遲敬德突然大聲道:“陛下,我也想寫兵書。”

還沒等李世民開口,程知節就笑道:“你?尉遲老黑?撰寫兵書?哈哈哈……”

“你字都認不全,還寫兵書?快別逗了。”

尉遲敬德上去就是一拳,“我就不能口述,找人給我潤筆?好歹我也打過不少仗,把打仗的心得寫下來留給後人參考不行嗎?”

看看後世連練兵選兵都能寫,他怎麽就不能寫?

李世民強忍笑意,“敬德難得有此心,義貞就不要笑話他了。以朕看,諸位不如合編一本百家兵書,傳給後人。”